深圳新闻网12月28日讯(记者 刘梦婷)中国是胃病大国,更是胃癌大国,每年新发胃癌68万,死亡50万人,死亡人数是世界第一。其中最令人遗憾的,就是多达90%的患者在发现时已是晚期。对照日本、韩国等邻国不难发现,形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与人们抵触胃镜检查有很大关系。中国工程院士李兆申教授提出早诊断早治疗的精准医疗方式,将提高消化道肿瘤5年生存率。
何为精准医疗方式?12月28日,“深圳市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在宝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位精准医学学术领军人物和从事精准医学研究的相关人士齐聚鹏城,共话精准医学领域热点问题。此外,大会期间还成立了深圳市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会上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专业委员会,深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建红当选第一届主任委员。
精准癌症学从1.0时代进入3.0时代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信号转导研究中心主任王红阳在会上表示,精准医学要依据病人的遗传、基因变异、微环境改变和药物敏感等特点,实施特异的、高效的精准靶向治疗,实现实时的、动态的、个性化的精准防控与治疗监控,使病人都能获益。“以最早进行精准医疗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为例,如今效果已达到把‘过去只有7%疗效的药物,变成对一部分人群90%以上疗效的药物’”。王红阳表示,在精准医学的发展中,医院应该调动积极性,参与到深度挖掘数据中,把它变成临床诊断的标志物,结合基础研究、临床试验来研发,使精准医学目标能够更早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