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真的是这样吗?它的养生奥秘是什么呢?
《伤寒论》在“辨脉法第一”篇中有这样一段话:“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这一段文字一半讲生理,一半讲病变,表面上平淡无奇,但细究起来却有深刻的道理。
上面这段话通俗的说,五月也就是夏至月,也就是午月,在这里包括整个夏月,涵括整个夏季巳、午、未三个月。五月有什么特征呢?张仲景在这里讲道“阳气在表,胃中虚冷”,这个时候为什么阳气在表呢?因为整个春夏阳气都在蒸蒸日上,向上、向外,由于阳气是这样一个向表、向外的趋势,所以,在里的阳反而虚少,阳气虚少了当然就会冷,故曰“阳气在表,胃中虚冷”。而到了冬天,到了十一月,到了整个冬季亥、子、丑三个月的时候,情况正好相反。这个时候,阳气向里、向内,处于收藏的趋势。所以,这时在外的阳渐虚少,在里的阳渐多,阳多则热,故曰“阳气在里,胃中烦热”。
既然如此,那么“冬吃萝卜夏吃姜”便应运而生,派上了用场。萝卜是凉性的,姜是温性的。夏日天气炎热,正如上文所言这个时候阳气在表,胃中虚冷,所以,要吃姜来温里暖胃。同理,冬日寒冷,阳气在里,胃中烦热,所以,就用萝卜的凉性来平衡,以免积热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