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生人口数据显示,2017年的人口出生人数在下降,且二孩比例占到超过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说,“一孩”出生人数比“二孩”还低。关于这一现象,有人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女性结婚年龄和初次生育年龄都在延迟,那么哪些原因会导致女性婚龄和初育年龄延迟呢?
1.年青一代婚育观念的转变。为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提出晚婚晚育、优生优育口号,规定女性的法定婚龄为23周岁。有一项北京协和医院的调查显示,从1995年至2004年,在20—25岁年龄组结婚的女性比例从79.2%降低到75.2%,25—30岁组从19.0%升高到21.5%,30岁以上组从1.9%增加到3.6%。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年轻人的择偶、婚育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甚至出现了单身族和丁克家庭,自愿选择不婚或不育。由于社会竞争加剧,经济压力增大,抚养孩子的成本增高,导致许多青年先立业、再成家,先建立事业,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才敢生育小孩,因此一部分早婚的夫妻也会选择晚育。此外,有许多因为工作等因素,找对象谈恋爱也成了一大社会问题。有调查显示,更多90后宁愿单身也不愿意恋爱,甚至对婚姻产生恐惧心理,这就导致了晚婚人群越来越多。
2.90后生育主力人群正处在事业、婚姻的交替时期。对女性而言,最好的生育年龄应当在20至28岁之间。这部分人中,90后占大多数。而90后最大的年龄目前才27岁,正处于事业、婚育的交替期,还有一部分年龄较小的95后甚至正在完成学业,尤其是在城市人群中,这一现象更为明显。因此,女性育龄会发生延迟,导致头胎孩子出生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