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游记》的解读方式,折射的是解读者自身的生命境遇及对世事人生的看法,各有千秋,并无高下之分
接受美学与读者反映批评理论认为,作者写完的文本只有阅读之后才会变成作品。由于读者的身世、阅历、知识水平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对作品意义的理解和接受可能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鲁迅说过:“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一部伟大的作品,其意义具有多种阐释的可能性,随着时代的变迁,时移世异,意义也会不断生发和变化,这使得作品的内涵历久弥新。
《西游记》就是如此,它本身就具有多义开放性。书中许多“叙述断裂”之处、“语焉不详”之处、“自相矛盾”之处等,往往被“西游粉”们认为是有意为之的“曲笔”,是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是有待揭开的“包袱”,也给后人挖掘“潜在情节”“隐在故事”,进行“完形填空”、“接着说”、“往圆里说”、“往顺里说”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上至以研究西游为终身事业的“西游学家”,下至热衷索隐的“西游玩家”,乐此不疲地进行各种“症候”分析。众多的“深度解读”、“合理揣测”、“揭秘解构”之文层出不穷,有些在网上以只言片语的形式出现,有些以系列网文的形式出现,有些以学术宏文和专著的方式出现。最为有趣和吸引世人眼球的,是层出不穷的《西游记》同人小说和戏曲影视改编作品,新编故事重构世界观和人物关系图谱,借《西游记》之酒,新编故事浇自己块垒,或言志或抒情,形成了《西游记》成书之后的新一轮大众狂欢。当然,不羁之谈有之,令人耳目一新之言亦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