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心态平和,淡定人生,低调做人。
田先生最大的贡献我以为主要是两条。一条是培养出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什么是一流大学?只有能培养出一流学生的大学才是一流大学。各种奖项获得再多,“有名的”学者再多,科研成果再大,设备再好,如果培养不出一流的学生,仍然算不上是一流大学。如果学校里所有的教员都能像田先生那样,一心扑在教学上,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一流人才,那么这个学校肯定是一所一流的大学。
另一条就是在学术和研究方法上开一代新风。
田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不是一般的成就,因为他不仅在魏晋南北朝历史研究上成果丰硕,提出了许多具有指导意义的观点,而且在研究方法上开一代新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人。
他这条路是怎么走过来的?我想可以分几个阶段。
上个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教学、传承,研究、创新。
说到50、60年代,大家关注的是他的一些论文,而他所执笔的《中国史纲要》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则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这一部分从中国通史角度来看,其学术水平到目前的止,还是很难超越的,称得起是大家手笔。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的。他从1955年起接替汪篯先生担任中国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的教学。在教学中,他传承了钱穆、雷海宗、汪篯等先生体现在北大历史系过去的教材《国史大纲》、1953年以来两位先生的讲义中的研究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备课、写讲义和讲授中去。这不是一个熟悉现有讲义、概括当时研究成果的过程,而是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提出新的见解,得出新的结论,重新写作的过程。这样经过三四年的反复努力,终于完成了一部包含这几年研究成果的高水平的魏晋南北朝史讲义。60年代《中国史纲要》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写作完成的。这是一个教学、传承,研究、创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