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北 承德避暑山庄北面狮子沟南坡的须弥福寿之庙,是 承德八座 藏传佛教寺庙之一。1780年,西藏六世班禅不远万里前来承德为 乾隆帝庆贺70大寿,乾隆仿照班禅在 日喀则居住的 扎什伦布寺兴建此庙,并取名“须弥福寿之庙”,供班禅在 承德期间居住讲经。
须弥福寿之庙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当时正是清王朝的鼎盛时期,乾隆对六世班禅自愿不远万里前来祝寿极为重视,于是命令 和珅不惜动用大批人力物力,仅用—年多时间就建成了这座占地37900平方米、气势雄伟的“班禅行宫”。
须弥福寿之庙建筑风格巧妙地将皇权与神权相融合,既符合 藏传佛教的规矩,也适合中土 风俗,堪称藏汉建筑艺术融合的杰作。值得一提的是,这项工作只有和珅才能够完成。因为整个朝廷能流利掌握汉、蒙、藏、满四种语言、做好理藩事务的官员只有 和珅一人。
据记载:寺庙的主殿妙高庄严殿屋顶覆鱼鳞状 鎏金铜瓦,屋脊上置八条行龙,每条重达1.5吨,共使用头等黄金1.15万余两。这足以说明乾隆皇帝为修建此庙不惜财力,而须弥福寿之庙也取得了“敬一人而使千万人悦,修一座庙胜养十万雄兵”的效果。
妙高庄严殿内收藏有大量佛教珍宝,其中供奉于二楼西殿内的一座“莲花献佛”最具神秘色彩。其花心内部四面各有释迦牟尼佛一尊,莲花旁边有一花梨木床,挂着一口小钟,上面敲钟,下面推转轮,莲花便会缓缓开放,成为须弥福寿之庙独有的奇观。
其实“莲花献佛”是一组装有机械传动装置的佛像、经龛组合。高达数米的主轴承载了绝大部分重力,设计极为精巧。自建造以来,历经数百年至今依然能正常转动及开闭,被誉为古代机械设计及 雕塑艺术的杰作。佛教徒来寺庙进香,也都以见“莲花献佛”为荣。
殿内供奉的一件转轮藏,是国内现存五个转轮藏中的一个。它悬空竖立在低于地面的生铁轴托上,由于各方重力均等,使合力趋近于零,因而只要用两个手指轻轻一推,就会轻快平稳地转动起来,象征佛法辗转相传,永不停息,堪称木构建筑的杰作。
琉璃万寿塔是寺庙的终点建筑,塔高七层,寓意祝乾隆皇帝七十大寿,僧人们每天念完经都要绕塔一周,他们认为这样可以长寿。须弥福寿之庙是 承德外八庙中最后修建的一座寺庙,在历史以及建筑艺术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转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