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知否》中明兰嫡母王若弗的姐姐康王氏是个心狠手辣的绝色,据明兰查证,康王氏身上背着数条人命案。这位康王氏在夫家并不得宠,她之所以如此嚣张全是仰仗母家,据说她的人命案也是由母家出面摆平的。
康王氏有老母亲的宠爱,父亲又配享太庙,因此有恃无恐,胡作非为。盛纮也曾说,自己能有今日不忘王家的提携之恩。可见,王家在当时确实很有影响力,而这一切的荣耀都要归根于王家出了一个配享太庙的功臣。
那么康王氏这位配享太庙的父亲究竟是谁呢?剧中只交代此人是前朝太师王祐,并无其他交代。
我们知道《知否》是以北宋为背景虚构的故事,但剧中很多人物都有原型,如赵宗全原型是宋英宗赵宗实,无子的老皇帝是宋仁宗赵祯,仁宗的父亲是北宋真宗皇帝。
早在老皇帝在世时剧中便已交代,康王氏的父亲已去世多年,并封太师,配享太庙。可见,康王氏父亲配享的是仁宗父亲真宗皇帝之庙。
史书记载,真宗朝确实有一位王姓大臣封太师,配享太庙,此人便是真宗朝的名相王旦,想必此人便是王家引以为豪的人了。
可能有人会问,剧中康王氏父亲叫王祐,怎么就和王旦扯在一起呢?未免有些牵强了。
由于《知否》是架空历史,所以对人名多有改动。史载,北宋时有一人名曰“王祜”,其本名便叫王祐,官至尚书、兵部侍郎。明朝孝宗皇帝朱祐樘名中带一个“祐”字,为避讳,明人将宋人“王祐”改名“王祜”,而这位王祐便是王旦的父亲。
剧中将王旦之名改做王祐,即是为了证明故事的虚构,也是为了使其有史可寻。其实,这种挪用在剧中不止一处,如赵宗全的父亲“舒王”,其实历史上赵宗全原型宋英宗的父亲是“濮王”,“舒王”的称号是濮王儿子所有。
捋清了套路,我们再了解一下王旦其人,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使得王家如此为傲?
王旦出生于公元957年,是北宋兵部侍郎王祐之子,可谓是官宦之家出身。公元980年,年仅24岁的王旦便进士及第,被任命为著作郎,可谓前途不可限量。
初入仕途的王旦做过知县、监州,公元985年,不到30岁的王旦便被任命为郑州通判,这是一个有实权的职位,直接听命于皇帝。《知否》中盛纮便是从扬州通判升任京官的。
公元1000年,王旦升任同知枢密院事,实际上已位居宰辅之职。此后十八年间,王旦深得宋真宗器重,一直辅佐真宗。
此间最著名的一件大事便是“澶渊之盟”的确立。公元1004年契丹人南侵,寇准等人主战,并力劝真宗亲征。当时的形势十分紧张,真宗命王旦留守东京主持大局。王旦临危受命,不敢有丝毫懈怠,临行前他问真宗:“若是十日内您不能回来,我该怎么办?”真宗皇帝道:“若是十日不归,你便辅佐太子继位。”实际上已将王旦作为托孤之臣。
事实上,结果并没有想象那么坏,双方达成“澶渊之盟”,宋真宗也安全回京,但经此一事,足见宋真宗对王旦的信任。
王旦执掌朝政十八年,正式为相也有十二年时间,乃是宋真宗朝的肱骨之臣。
公元1007年,王旦死在任上,真宗皇帝亲临丧礼,为其停朝三日,诏令京城十日内不得奏乐,并追赠太师、尚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极尽哀荣。
宋仁宗继位后,命王旦配享真宗皇帝庙。后来,王旦之子王素请求为父亲立碑,宋仁宗命欧阳修为王旦撰写碑文,并御笔亲题“全德元老”碑额。
?公元1226年,宋理宗回顾宋朝开国以来历代功臣,选出二十四人,将其画像挂在昭勋阁,史称“昭勋阁二十四功臣”,王旦之名赫然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