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牛闸
位于镇西,古为奔牛堰,逆水西行90公里,经丹阳达镇江。但因地势东倾,堰不足以蓄泄水位,故设奔牛闸。据志书记载,奔牛闸建成于齐梁之前。自隋大业六年(610年)京杭运河南北贯通后,奔牛闸以其节制运河水位、利于南北航行之功能,为国计民生发挥着重要作用,故至唐宋时代已很出名。宋熙宁年间,在中国云游的日本僧人成寻曾在日记中记述过所见畜力牵引奔牛闸门的难忘印象: “九月八日,到奔牛堰宿……九日天晴,卯时越堰,左右各有辘轳五,以水牛十六头,左右各六头。”当时这样的机械设施和船闸已属先进。由于隋时贯穿江南河后,运道繁忙,养护渐疏,加之唐时圩田风兴,溉田争水,遂致奔牛水道常遇干涸,奔牛闸形同虚设,其后屡废屡建达15次之多。
奔牛闸在古代为何多次重建? 《武阳合志》在阐述它的重要性时说: “上苦水之不足,故置堰于吕城、奔牛,所以蓄其源也; 下惧水之过泄,故于望亭置堰,所以节其去也。”南宋诗人陆游在奔牛闸重建后所写《重修奔牛闸记》中,把奔牛闸和瓜州闸、京口闸、吕城闸并提,认为“无之则水不能节,水不能节则朝溢暮涸,安在其为餫也?”又说: “方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 ‘苏常熟,天下足’。此闸尤为国用所仰,淹速丰耗,天下休戚在焉。自天子驻跸临安,牧贡戎贽、四方之赋输,舆邮置往来,军旅征戍,商贾贸迁者,涂出于此,居天下十七,其所系岂不愈重哉?”
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因闸废不合水利,常州府请建奔牛澳闸,是为上闸。明洪武三年(1370年),上闸曾改成奔牛坝,至景泰三年(1452年)废坝复闸。明天顺已卯三年(1459年)奏建下闸。从此,奔牛始有二闸,上名天井,下名天禧。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建天禧闸。至清代后期,奔牛闸终因上游水源不足、运道转换、漕粮改由海运等原因,慢慢淡出江南运河。天井闸因河道屡经浚治,在解放前已早废,遗址已不存在。天禧闸于1958年因浚河道被拆废。
新闸控制工程
钟楼控制工程
奔牛古镇
奔牛之得名,据宋咸淳《毗陵志》引《舆地志))记载:"汉时,有金牛出山东石池,到曲阿(今丹阳),入栅断其道,牛因骤奔,故名。"又引《四蕃志》记载说:"万策湖中有铜牛,人逐之,上东山入土窟,走至此栅,今栅口及堰皆以此号。"宋以后,明、清各志记载均循此说。然而,金牛、铜牛都是神话传说,奔牛地名之真实由来,实难考证。若按汉时得名推算至今,奔牛已有2100余年的历史。
奔牛自唐垂拱二年 (公元686年)划晋陵西三十六乡置武进以来,一直是安善西乡(简称安西乡)的一个重要集镇。宋时奔牛建坊,列为武进县四大重镇(奔牛,万岁、青城、横林)之一。明代改坊叫厢,至明末清初时,仍系武进县三大重镇(奔牛、阜通、横林)之一。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建置奔牛镇。
至1949年4月武进解放,奔牛单独建镇,成为武进县唯一的县属镇。此后至1984年,奔牛镇虽历经多次行政建制变动,但一直是县属三大镇之一。自1985年3月至1999年11月,奔牛乡和九里乡先后与奔牛镇合并,奔牛镇名称不变。2015年5月原武进区的奔牛镇划归常州市新北区管辖。2015年6月10日,新北区奔牛镇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正式挂牌成立。
乾隆南巡
奔牛镇在宋朝就是武进县四大重镇(奔牛、万岁、青城、横林)之一。明末清初,奔牛仍是武进县三大重镇(奔牛、阜通、横林)之一。奔牛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非常深厚,曾有许多历史遗迹。今天奔牛老街仍保留有青砖黛瓦吊脚楼,古井古桥木牌门,是典型的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与皇太后南巡时曾在奔牛叶家码头上岸,驻跸(即皇帝的车驾行列驻扎地)在奔牛叶家村营盘。当时营盘在奔牛叶家庄东,即今陈巷村委叶家村附近,营盘左绕德胜河,右环孟渎(老孟河),大运河在其前;营盘占地约25亩,计东西长60丈,南北宽25丈。乾隆是一位文武全才的皇帝,他自称是"十全老人",乾隆在奔牛叶家村营盘曾令武士习射。习射是满洲八旗子弟的基本功,这次比试,武士们的基本功还相当不错,竟十有九中。乾隆在奔牛很高兴,他亲笔题诗一首:"舣棹河滨早,抨弦弓手调。振声皆有度,连中岂须骄。问俗来南国,诘戎重本朝。从行诸将士,慎尔勉勒劳。"奔牛士绅曾将乾隆手书勒石立于三里庵中,惜今碑已不存。
陈圆圆故里
吴三桂的宠姬陈圆圆传说是武进奔牛人,在过去的《武进县志》上早有过记载。由于她出身家境贫寒,在幼年时便由邢姓的亲戚带去苏州习艺谋生。取名沅,字畹芬,圆圆是她在奔牛的小名。陈圆圆不但是一位绝色美女,而且她对明末清初的政治风云变化在客观上似乎不无关系。
她在苏州习艺成为名妓以后,便被崇祯皇帝田贵妃的父亲田弘遇选得,转赠给辽东总兵吴三桂为妾。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陈圆圆被俘,当时吴三桂为平西伯,驻防山海关以防清兵入侵。陈圆圆被起义军将领刘宗敏所获以后,吴出于私恨,便致书多尔衮引清兵入关,似乎并不是真正为了由于崇祯皇帝缢死煤山而向清军借兵的。因此当时的政治变化与陈圆圆的卷入不无关系。清兵入关以后,便封吴为平西王,会同清多尼举兵南下,直达云贵地区,并杀死南明永历帝,自此明代灭亡。
康熙十二年,吴三桂举兵叛乱,自称周王。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湖南衡阳称帝,国号大周,吴病死后由其孙吴世璠接位,不久为清廷所灭。吴三桂死后,陈圆圆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为女道士,改名寂静,字玉庵。
据《武阳志摭遗》载:“圆圆奔牛人(当时称金牛台),其父名陈货郎,三桂镇云南,问圆圆宗辈,谬以陈玉汝对,乃使人以千金招致之。玉汝叹曰:‘吾明时老孝廉,岂能为人宠姬叔父耶?’谢弗往。陈货郎至,三桂觞之曲房,持玉杯,战栗坠地,厚其赐归之” 等语。原先陈圆圆被明末田皇亲买得,明末文人冒辟疆闻其事,又闻陈圆圆风姿艳丽,欲使人攫回未果。后来便献给了吴三桂。
其他传说
奔牛除是陈圆圆的故里之外还有其它许多古迹传说,据说梁武帝萧衍也是奔牛人,因为镇北有个萧巷村,从奔牛至此村,有条小河相隔,当时为了萧衍便于回家,便在河上驾起了一座小桥,取名“回龙桥”( 一说为齐高帝萧道成的故里,他的祖籍为山东兰陵,是他祖先萧整过江迁居于此,故从前常州称兰陵实为城西奔牛至万绥这带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