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什哈巴德是土库曼斯坦的首都,建于1881年,坐落在位于土南部卡拉库姆沙漠和科佩特山交界处,和伊朗相望。
早在19世纪末期,沙俄为了抵抗英国殖民势力从印度经伊朗的北上,在此建立了军事据点,不久又完成了直通里海的铁路。 在此之前,这里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乡村。村南的科佩特山出产石灰石,居民就把石灰石烧制成石灰,然后粉刷房屋。
到了苏联时期,阿什哈巴德已经成为铁路沿线上一座富庶的边陲小镇,居民以俄罗斯人为主。在苏联作家克塞列夫笔下,当时的城市是这样的:“……这是一个清澈的、阳光充足的、宽阔的城市,城内有笔直热闹,然而却不喧嚣的街道,道旁栽着槐树、崖柏、皂荚树、榆树、法国梧桐;有砖头砌成的、间或充满着流水的狭窄的小沟。”
而当我们的车队刚进入阿什哈巴德时,我眼中的城市是这样的:宽阔、整洁且并不喧闹的街道,精心修剪过的大面积的公园绿地,喷泉扬起的水雾氤氲弥漫于空气中,雪白亮洁的建筑物在炫目的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一个美轮美奂的童话世界!
入住酒店后,惊喜地听说可以上网了,然而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还是以失败告终。听说有同志勉强以2G的网速给家人和朋友报了平安,心里好生羡慕。
抛却上网的不愉快,阿什哈巴德其实是一个相当豪华美丽的城市。气势恢弘的白色大理石建筑物遍布整个城市,这些新建筑全部由法国建筑大师设计、土耳其人承建,建筑有苏联风格的、也有传统伊斯兰风格的,还有像迪拜帆船酒店那样颇具现代气息的高楼大厦。这些建筑物之间相隔着大片树林和绿地,人们很难将这里与被80%黄沙覆盖的土库曼斯坦的国土相联系。
因为这些白色建筑物,阿什哈巴德也被人们称做白色大理石之城。在这个城市,一块面积450万平方米的区域里竟然有543幢用来自伊朗的白色大理石装饰的新建筑,因此它也被吉尼斯世界记录评为世界上白色大理石建筑最多的地方。就连一些老房子,墙壁也是用石灰刷成的白色。
城市标志
童话的世界,必然有童话的故事。在这个国家,虽说人们的工资不甚可观,但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消费水平却非常低,几乎没有人消费不起。所有公民都可享用到免费的电、水、盐、天然气,公用交通的付费也只是象征性的,汽油的价格低到不可思议。这些消费者的剩余,是随处悬挂着的“祖国,人民,土库曼巴什”、“21世纪将是土库曼人的黄金时代”(总统语)的标语的具体体现,也是阿什哈巴德的街道上许多建筑物上装饰悬挂的、英武慈祥的土国总统对人民的关心和爱护。
喷泉是阿什哈巴德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市区内到处是精美绝伦的池水喷泉,那些著名的景点——中立门、独立柱、“八脚屋”和土国独立10周年前落成的“十匹马公园”……它们的标志性建筑都被各式各样的喷泉包围了。喷泉和白色大理石交相辉映,相映成趣。
中立门是一个意味隽永三个支撑脚分别代表新土库曼斯坦三个不可分割的基础:中立、独立和民族团结。顶部12米高的尼亚佐夫总统金像随太阳方向旋转。1995年12月12日,联合国185个成员国一致同意赋予土库曼斯坦永久中立国地位,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土于1998年建成了中立门,它象征着土和平和开放的对外政策,展示了对世界的友好态度,表明对人类幸福未来的乐观和信心。
中立门
土库曼斯坦国家独立的标志性建筑--独立柱
在这个白雪的世界里,我们没有遇到白雪公主,却见到了衣着色彩奔放的土库曼女子。平心而论,在颜值上土库曼姑娘是拼不过伊朗姑娘的,不过土库曼妹子们身上的花衣服却为她们增色不少——像傣族姑娘一样长长的筒裙,花色以纯色加碎花为主,略带束腰,长及脚踝。衣袂随风飘曳,若清风扶柳。未婚的姑娘都留着及腰的麻花大粗辫,已婚的妇女则用一块五颜六色的头巾把头发包扎起来,这发髻相当接地气,像极了一个倒扣在头上的肯德基全家桶。
身着传统服饰的土国姑娘
她们的衣着是这般地热情洋溢,但举止却颇为矜持,倘若有人上前打招呼,她们多回以礼节性的一笑,而且还是满脸的尴尬与矜持;你要是把照相机的镜头对准她们,她们便像是脚底抹了油一样快速地走开了。我们同行的一位摄影家,经过孜孜不倦的努力,终于找到了一名女职员模样的人肯与他们合影留念。这张合影照,该是一张弥足珍贵的照片吧!
现在,市内主要街道的两侧都铺设有一条宽半米左右的水渠,用以浇灌着路边的花草树木。阿什哈巴德的城区及周边,到处是绿树成荫、繁华似锦。阿什哈巴德主要建筑物前、广场上、公园里,甚至道路隔离带上都设置了造型各异的喷泉。阿什哈巴德因此又被誉为“喷泉之城”。
这样,阿什哈巴德便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都市之一,成为一个新兴的现代化大都市。
也许是无法忘却先前那场刻骨铭心的大地震,也许是身处一向不那么太平的中亚地区之故,也许拘谨内敛便是这个城市和民族的文化特点……总之,我隐约感觉到,无论多么华丽的外表,都掩盖不住这个城市的真性情,那就是——矜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