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山东临沂)人,后来迁至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其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的家族是晋代屈指可数的豪门大士族。无论是王羲之的祖上,还是其子孙、亲戚朋友,都是虔诚的道教信仰者。同时,王氏家族还是名门望族,素来重视对家族成员文化素养的培植。王羲之置身其中,耳濡目染,自然不例外。祖父王正为尚书郎。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曾倡议晋室渡江,建立东晋王朝。王羲之的堂伯父王导,是东晋的丞相。而他的另一位堂伯父王敦,是东晋的军事统帅。琅琊王氏在东晋可谓权倾一时,炽盛隆贵。晋室南渡,北民南迁,在江南大融合。山东琅琊王氏,经王览(公元206-278年)、王正到王旷(公元274-328年)时,两晋(公元266-316年),发生“八王之乱”(公元290-306年),历十六年,死三十万人。
王旷善于审时度势,效法先祖王览,于东汉末年避乱南居三十年。在五胡侵鲁,琅琊危急,公元299年开始,两晋大分裂,北方大混战。
王羲之七岁就擅长书法。传说晋帝当时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
东床快婿:十六岁时,王羲之被郗鉴选为东床快婿。郗鉴有个女儿,年方二八,有模有样,尚未婚配。郗鉴爱女,故要为女择婿,因与丞相王导的情谊深厚,又同朝为官,听说其家子弟甚多,个个都才貌俱佳。一天早朝后,郗鉴就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
郗鉴就命心腹管家,带上重礼到了王丞相家。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寻来觅去,一数少了一人。王府管家便领着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见靠东墙的床上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人,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说:“我要选的就是这样的人,走,快领我去看。”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东床快婿”一说就是这样来的。
相聚兰亭: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绍兴兰亭修褉(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王羲之即兴挥毫,为诗集作序,这便是史上有名的《兰亭序》。此帖为草稿,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天时地利及人,效果发挥到极致,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
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三月,王羲之称病弃官。“携子操之由无锡徙居金庭。建书楼,植桑果,教子弟,赋诗文,作书画,以放鹅弋钓为娱。”他和许询、支遁等人,开始遍游剡地山水。
定居金庭后,书法兴起。其后裔多擅书画,作品挂满厅堂书房,人称“华院画堂”。后人定村名为“华堂”,沿称至今。
东晋升平五年(公元361年),王羲之卒于会稽金庭(今浙江绍兴),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梁大同年间(公元535-546年),嗣孙建豆腐干豆腐右军祠于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