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地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指的是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就是说,某一行政主体拥有一块飞地,它是无法取道自己的行政区域到达该地的,只能“飞”过其他行政主体的属地,才能到达自己的飞地。
飞地的概念是在中世纪产生的,第一次是出现在1526年签定的马德里条约的文件上。飞地的历史成因相当复杂,但肯定不是纯自然形成的。或者是祖上霸权的标志,或者是祖上耻辱的标志;有可能是两个原本不搭界的地区联合成为一个国家的产物;还有可能是传统边界与近代国界无法调和下的产物。
概括起来有四种情况:一是历史上曾经的殖民帝国争霸的产物。像直布罗陀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三面被西班牙围绕,却是英国的领土。这都是弱肉强食的具体表现。二是因为两块地本来是相连的,但中间地区被侵占、割让或是独立了,导致其中一块地区成为飞地。像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被波兰和立陶宛夹在中间,但由于苏联解体后立陶宛获得了独立,把加里宁格与俄罗斯本土分开,但加里宁格勒依然属于俄罗斯,于是加里宁格勒就成了飞地。
三是两个原本不搭界的地区联合成为一个国家,就容易产生飞地。像马来西亚在1963年,马来亚、新加坡、沙巴、砂拉越组成马来西亚,当然沙巴和砂拉越这块飞地比本土还大。还有曾经的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由埃及与叙利亚组成,首都定于开罗,所以叙利亚自然也成为飞地了。四是历史上本来就没有明确的边界,大家混居在一起,因为某种原因现在要分国界了,而且又不能为划国界把人家从故土赶走。印度和孟加拉国边境的海量飞地就这样形成的。
于是,印度和孟加拉国边境就成了全世界最大的“飞地群”。印度境内有孟加拉国飞地71个,孟加拉境内有印度飞地102个。而且飞地中还有飞地,飞地在这里相互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二级飞地、三级飞地。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二战结束后,英属印度次大陆独立,并且分裂成印度和巴基斯坦。后来,东巴基斯坦又从巴基斯坦独立出去,即孟加拉国。而且原来本无国界,居民混居,加之两国都无人过问,于是这一片飞地群就阴错阳差地存留下来。
由于飞地过于破碎复杂,给当地的居民生活造成诸多不便。你像没有必要的公共设施,居民看病、孩子上学要出国,去集市购买东西,也算是走私。所以这里的边境警察成了肥差,居民都要讨好贿赂他们。这些飞地村庄基本没有水电,因为安装要从别国过境,有很多的麻烦。印孟两国政府也不管。不过,这些问题在2015年就结束了。
经过十多年的谈判磋商,印孟双方签署了一项历史性的领土互换协议《陆地边界协议》。印度向孟加拉交还111个飞地,而孟加拉则向印度交还51个飞地。原本居住在这些飞地里的5万多民众,可自由选择国籍与去留,并获得相应的公民身份。
然而,就这样印孟边境的飞地乱象也未彻底解决,还有个叫多哈格拉姆的地方,依然处在飞地状态,它是孟加拉在印度境内的飞地。这里离孟加拉本土不远,被一条印度公路分割开。不知道什么原因它没有被列入《陆地边界协议》之内。也许是它人口太多不好实施搬迁的缘故。怎么办?印度只好将一条窄窄的土地租给孟加拉,当成飞地居民通往本土的通道。这条通道被称之为“丁比卡走廊”。
这样奇葩的事情就来了,飞地居民向孟加拉本土走,只能直走,不能左转或右转,否则就出国了。而且这里设有边境岗哨,戒备森严。如若飞地居民走错了,还好,因为天天走,都脸熟。而外地人走错了,恐怕还要麻烦一番。
总之,走这条“丁比卡走廊”,你要有国家观念、国界观念才行。也许飞地里的孟加拉国居民这种概念已经非常强了,因为他们天天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