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武侯的忠与武在哪里?他对蜀汉有很大贡献,但失误也是明显有的
欢迎朋友们来看《龙观历史》,本期老龙想要和大家说一说的是,三国时期的大智慧之人忠武侯诸葛亮。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其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南阳隆中隐居。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诸葛亮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被世世代代的人们敬若神明。然而,用今天的人力资源理念来看,诸葛亮在用人方面却有失误的,有的还很严重甚至是致命的,但这并不影响诸葛亮的光辉。要说诸葛亮的用人失误,先要看诸葛亮做了些什么?
一、诸葛亮对蜀国的功绩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诸侯纷争,天下大乱。每一个割据称雄者无不想兼并他人而壮大自己,这是各个政治集团斗智角力的年代,也是一个智慧竞争和人才竞争的时代,时代呼唤人才,谁拥有第一流的人才,谁就可能在群雄逐鹿中击败对手,成为主宰。人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亡的根基,选拔大量的人才,群策群力才能使国家兴盛,“以众勇无畏乎孟贲矣,以众力无畏乎乌获矣,以众视无畏乎离娄矣,以众知无畏乎尧舜矣,”拥有各类的人才,使他们各事其职,这样国家才能有辉煌的未来。诸葛亮生于乱世中,长于乱世中,最后也是死于乱世中。诸葛亮在这乱世之中是怎么做的呢?
(一)为刘备设计了战略规划,成就蜀国基础
刘备在得到诸葛亮之前,可以称作是一只无头苍蝇,他没有一个战略计划,经常是输得三一败凃地,甚至到了丢弃妻子地步,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他却不知道如何实现他的梦想,这就是刘备前期连续战败的原因。诸葛亮在著名的“隆中对”时说:“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这就是诸葛亮为刘备作出的企业战略规划,而后来诸葛亮也是按照三步走的这个战略规划操作的。这是成王霸之业的基础,有了这个战略计划刘备才有机会逆转他的全败纪录,与曹孙形成相互牵制,三分天下的局面。
(二)促成孙刘联盟,形成三足鼎立
曹操南下,此时孙权已有心抗曹,虽然有周瑜、黄盖等人主战,但是以张昭为首的江东老臣一天到晚的劝孙权降曹,成可以保全三世基业,于是这时的孙权有点犹豫,毕竟这不是一次小的遭遇战,此次一旦战败,后果不堪设想。正在徘徊之时诸葛亮从夏口赶来劝说孙权,诸葛亮告知孙权刘备的实力还未被曹操消灭,江夏刘琦还有甲士不下万人,关羽手里还有一万水军,至少两万部队,再加上孙权手上至少三万人,可与曹操一战,诸葛亮的分析更坚定了孙权开战的决心。所以,虽然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没三国演义中说得那么神,但却也功不可没。
(三)事必躬亲,苦撑残局
在夺了益州之后不久刘备称帝,之后关羽死荆州失,刘备贸然发动夷陵之战,结果让陆逊火烧联营,此战可以说蜀国精锐丧失殆尽,这一阵子,从人才方面说:庞统、法正死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也死了,所以蜀国成了一个前途黑暗的残局,这时三足鼎立的局面成了一个人对两个国家的苦苦挣扎,虽然诸葛亮六出祁山试图把这死棋走活了,但毕竟蜀地偏远,人口稀少,兵员不足,更何况缺少能委以重任的大将,与魏吴两国相比蜀在人才、粮食、地域上无一占优,所以诸葛亮在内外无人的情况下,不但保其不为魏吴所灭还数次北伐也是十分不易。
(四)任用人才,庇护国家
诸葛亮在生前所用的一些人,如郭悠之、蒋琬、费祎、董允、张裔、邓芝、向宠、董蕨、姜维等,在其死后保护蜀国这个残局起了很大的作用。
诸葛亮作为刘备集团的战略规划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为蜀汉国的建立作出了伟大的功绩和历史功绩,然而,令人叹息的是,他带着遗憾累死在五丈原,没有完成复兴汉室的夙愿。今天开始我们开始分析造成这些遗憾的主观观原因,尤其是蜀汉国的实际领导者诸葛亮的用人失误。我们都知道,人才是在某一方面有特殊能力的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亡的关键,作为领导人要充分的发挥各个人才的能力,更好更有效的为组织效力。领导人也许可以没有太多的才能,但决不能没有领导的能力。刘邦能用人之长,使自己夺得了汉朝的天下,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因此用人就是任其所长,任人之工,“用人之智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不能一味的看到人才的短处,然而诸葛亮在用人方面对属下要求过高,求全责备,不能让有才能的人充分发挥作用,恰是他用人的不当之处,下面笔者就以下几个方面的失误试作分析。
二、诸葛亮用人方面的失误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在隆中面见刘备的时候,就提出了刘备集团未来的战略规划-隆中对,令人惋惜的是诸葛亮在实施过程当中屡屡出现问题,重要的是缺乏为刘备集团战略规划配套的人力资源规划。首先,是在“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基业”的过程中,由于庞统遇害,刘备身边没有了得力人才,造成了“亮不得不去”的局面。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就有些心存疑虑,而辅佐关羽留守荆州的文官武将团队均不能独当一面,致使取了新地盘益州,却丢了重要根据地荆州。其次,在“图中原”的过程中,诸葛亮“事必躬亲”,事无巨细,反映了蜀国高管和中层干部的储备不足,使诸葛亮身故后,续任不但没能完成诸葛亮生前为蜀汉国制定的战略规划,最终还导致了刘蜀企业因破产而被兼并。
诸葛亮第一个用错的人,就是他自己。毕竟一个人的智慧和精力有限,再聪明的人也难免有百密一疏的时候。孔明不善用兵,可为定论。《三国志〈诸葛亮传〉》评曰:“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按《汉晋春秋》记载,孔明自己也说:“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干脆承认,病在亮耳!愚以为,孔明之才相当于萧何,做一个丞相兼大将军是绰绰有余的,完全可以坐镇后方,制定大政方针,进行战略指挥,而把战役指挥权交给魏延或其他合适的将领人选。但是诸葛亮自己不亲力亲为就觉得对不起刘备,始终不放权,首次北伐失利自贬三级后,依然“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这样,就为北伐的最终失败埋下伏笔。这里我又不得不说刘备慧眼如炬,善于用人了。其实,刘备早看出来诸葛亮是萧何,不是韩信,在世的时候,从来没让孔明担任过方面军司令,而是让他留守后方,“足食足兵”。一个织席贩履之辈能如此,说明不是盖的,最后能做到雄霸一方,岂是偶然?
一个组织的最高负责人不是比手下能干,更不是事必躬亲,而是善于管理、善于用人。一把手如果喜欢大事小事一把抓,属下就没有主观能动性,有抱负的人也会觉得屈才而呆不住。所以商界有句名言,“最成功的董事长应该有时间去钓鱼。”而“管理”,最重要的是知人善任,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这一点,刘备和他老祖宗刘邦就都做得很好。《史记〈高祖本纪〉》中刘邦自己现身说法:“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想那刘邦不过职位低小的亭长出身,因何德何能可以登上皇帝宝座呀?不外乎会用人,由此可见善于用人的重要性。相比之下,名震三国世界、享誉千载万代的诸葛亮在这方面显然就差得多了。
今天老龙给大家分析了造成蜀汉国后期国力衰弱以致覆灭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为蜀汉国的实际领导者诸葛亮的用人方面存在失误,有些是重大失误,甚至是致命的错误,首先就是用错自己。当然在他的治下还有其他用人方面的失误。这些失误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人无完人。这些失误与诸葛亮的历史功绩比起来要小的很多,无损诸葛亮的光芒。
谢谢朋友们阅读《龙观历史》,您对老龙在文章中说的这些内容有什么感想?欢迎到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动一动手指吧!爱点赞收藏的人运气好,懂转发分享的人进步快,关注我的人是钢丝铁粉。关注《龙观历史》,每天都有新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