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杯酒释兵权仅仅是春风化雨的帝王术?背后的阴谋你猜不到
我们都知道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这个人是通过陈桥兵变,被手底下的人披上黄袍,从而“被迫”无奈当上了皇帝的。当然了,这里的“被迫”有几分虚情假意,有几分窃喜,有几分心安理得,自然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后来发生的事情我们也知道了,为了加强北宋的中央集权,避免将来手下再出现自己这种“黄袍加身”的情况,赵匡胤来了个杯酒释兵权,轻轻松松就把手底下那些重臣的兵权都收了回来,然后打发这些人回去安心做了富家翁。
包括后世历史上对赵匡胤的这种行为,都是称赞有加。认为这人兵不血刃的就收回了兵权,没有妄动刀兵,算是历史上少有的仁君了。而且这赵匡胤以温和的手段达成自己的目的,让当时不稳定的局面没有出现混乱的情况,也算是最大的受益者了。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要说宋朝通过赵匡胤的举动受益不假,毕竟加强了中央集权,避免出现藩王割据的局面,从而再现五代十国的乱象,可是要说最大的受益者真是赵匡胤吗?那就未必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分析一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动机。
都说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动机是担心将来自己的手下也出现自己这种情况,被手底下的人黄袍加身,从而抢了自己的天下。这个动机看起来似乎很合情合理,然而真是这样吗?要知道怂恿赵匡胤这么做的人是谁?赵普。当时赵普是干嘛的?赵匡胤身边最为倚重的谋士。当初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当上皇帝,这个赵普在背后出了多少力,恐怕只有当事人心里有数。
可是当赵普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赵匡胤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不会的。自己手底下的那杆子伙计什么秉性自己最清楚,肯定不会背叛自己的。要说人这第一反应一般来说都是很准的。赵匡胤也不例外。
他为什么这么笃定手底下的那杆子伙计不会背叛自己,或者说没有能力背叛自己?因为当时军权最盛的人物就是赵匡胤,他才是最大的军阀头子。军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上,那些臣子就是想蹦跶,也得问问自己答应不答应啊。就好像当初周世宗柴荣在世的时候,军权都在他柴荣手里,他要是不死,赵匡胤有机会陈桥兵变吗?
可是这人当了皇帝以后,难免会变得多疑。再说赵普人家从头到尾也没有说别的,只让自己考虑这种可能性,因此即便是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作为皇帝,也要把这种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于是没有深究的赵匡胤就照着赵普的意思去办了。
结果呢?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笑了。为什么?因为将来自己当皇帝最大的障碍全部被赵匡胤扫除掉了。赵光义赵普和赵匡胤啥关系?一个是亲弟弟,一个是干弟弟。当年这三人在柴荣手底下混的时候,赵匡胤老娘可是把赵普当成干儿子看的。后来陈桥兵变中,赵普和赵光义可是出力最多的两个人。
赵匡胤如愿以偿的当了皇帝,帮助赵匡胤拿下皇帝宝座的赵光义除了被封赏无数外,最重要的还是被赵匡胤许下重诺,将来这皇帝位置,很有可能要交到你手上。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尤其是当皇帝这么大的诱惑。所以赵光义从第一天就动了心思。
可是要说赵匡胤这个皇帝当得稳,那是没有任何异议的。毕竟柴荣一死,军中不管从声望还是从权力上来说,赵匡胤都是南玻万(NO.1),可是赵光义算什么?挂着皇帝弟弟的名头,将来靠什么继承皇位?论威望,他能压住那些大臣吗?开玩笑呢不是?当初在军中,哪个没有和赵光义一起勾肩搭背过?周末捏脚哥几个还轮流掏钱呢……
所以让赵光义直接接手赵匡胤的江山,他是心虚的。只要这帮老臣子在一天,自己就没那个底气接手哥哥的江山。压不住这些老军痞老流氓啊。怎么办呢?简单。让哥哥把这些老臣子除掉就行了。于是赵光义找上了赵普,赵普再跟赵匡胤提出了建议……
赵普为啥愿意帮赵光义?赵普帮赵匡胤那么大的忙,结果赵匡胤当了皇帝后,赵普并没有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那宰相的位置还是前周朝老臣范质王溥这俩人的,包括后来他们俩主动辞职,这宰相的位置也没轮到赵普。他还只是门下侍郎……所以赵光义承诺一许,一切也就顺理成章了。
赵匡胤听了赵普的话,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可是对当时的宋朝有什么积极意义吗?没有。当时天下时局并不稳定,还需要许多能征善战之人。可是这些老臣子都被赵匡胤批准回家养老了,拿着赵匡胤的承诺,奉旨贪污去了。
而新生代的将领论起带兵打仗的能力,弱了不止一条街。包括后来赵光义当了皇帝,几次北伐碰壁就可以看出来。宋朝真的是从刚开始,就长蛆了。
所以说,杯酒释兵权到底是帝王权术的需要,还是某人假借赵匡胤之手,行使自己野心的计谋,那就见仁见智了。各位看官,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