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秦始皇在世时秦朝的叛乱掀不起大浪,驾崩后叛军却势如破竹?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被后人评价为千古一帝。他一生的功绩有:统一了全国使得大一统的思想深入人心,建立了第一个封建王朝奠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基础,修建了万里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修建了灵渠加强了中央对岭南的控制,实行郡县制避免各地祸乱,焚书坑儒处死了一大批华而不实对社会无用的方士,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使得原六国之间的隔阂消除。这七件事得以让秦始皇傲视群雄,作为秦朝第一个皇帝他的名望也是最高的,除了致力于寻找长生不老药外没有什么大的过错,是个非常优秀的帝王,处理政事的水平极高。所以哪怕有叛乱秦始皇也能迅速的镇压。
但是秦始皇仅仅当了十一年的皇帝就驾鹤西去了,他一驾崩强大的秦王朝就摇摇欲坠了。主要还是因为秦始皇驾崩以后是胡亥这个无能的人继承帝位,而胡亥继位的过程又十分蹊跷,因为很多人都看好扶苏继位,结果胡亥上台后就把扶苏赐死了。后来陈胜吴广起义也是以扶苏项燕的名义起义的。秦二世继位时不过才二十岁,又毫无军功,对内不能使人信服,对外不能威慑叛军,秦朝的国运自然急转直下。
秦朝灭亡的转折点是巨鹿之战中章邯带着二十万秦军向以项羽为首的诸侯联军投降,这二十万人可是秦朝的精锐部队,秦朝一下损失二十万主力军,形势就变得很窘迫了。那么章邯为什么要率军投降呢?是因为打了败仗被包围了吗?不是,他当然知道这二十万大军对秦朝有多么重要,但是当时的朝政大权是被赵高掌握的,赵高又是个残害忠良的小人,章邯这仗不管打赢打输,只要回到秦朝肯定会被赵高找麻烦,与其朝不保夕的活着,不如投降敌军。其实在秦二世登基后秦朝的民心就要散了。
在秦始皇还在位的时候,秦始皇是赏罚分明的,就算战争打输了也不会随便杀了手下的大将。当年李信兵败楚国时秦始皇也只是大怒,并没有把李信怎么样,后来秦始皇还让李信随王贲一起去攻打辽东和齐国。可见秦始皇用人是十分大度的。如果章邯是在秦始皇时代外出平叛,心理负担就会小很多,那么凭借秦军强大的实力叛乱也肯定能很快平定,这也是为何秦始皇时期的叛乱不足畏惧的一个原因。但是在胡亥继位后,不论是以李斯为代表的行政机构还是以蒙恬为代表的军队又或是以秦诸公子为代表的贵族,都被胡亥赵高杀的差不多了,这也导致国家行政能力下降和军队实力下降,百姓也十分不满秦朝政府了,所以在陈胜吴广做了起义浪潮的出头鸟后,各地起义纷纷而起,秦朝顿时陷入战火之中。
那么胡亥为什么要杀那么多对国家有贡献有帮助的人呢?还不是和历朝历代各帝王的想法一样——稳固皇位。他不仅把自己三十二个兄弟姐妹杀了,还杀了开国大将蒙恬,这一系类杀戮搞得朝堂内外人心惶惶。胡亥想巩固自己的帝位没有错,毕竟每个皇帝都不想有人威胁自己的位置,但是胡亥错就错在不该那么早杀了那些有能力的人,当时秦朝统一不久,原六国贵族都还想着复国,胡亥这么多暴行正好落人口实,让六国各地反抗秦朝。
一个国家刚建立确实需要秦始皇这样手段强硬的皇帝,但是之后就需要一个仁君来治理刚刚经历完战火、满是疮痍的国家了。如西汉第二任皇帝刘盈就很仁弱,还有东汉的汉明帝也是一个仁君,后世的明太祖朱元璋选继承人时也是跳过了强硬的朱棣直接让仁厚的朱允炆继位。可见很多开国皇帝都知道他们百年之后国家需要实行仁政,不能再经历战乱了。可惜秦二世不仅不是仁君,还很残忍暴虐,把能人都杀光了,叛乱当然没法平定,各地起义军就势如破竹瓜分了秦朝。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最终秦朝的土地被项羽分封了十八路诸侯王,楚汉之争也拉开序幕,秦朝则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