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察到,那就是甘肃省的省份划分特别奇葩。甘肃是两头大,但是中线特别细长,其省份跨度远远超过其他省份。遍观世界地图都找不到像甘肃一样的省份,为何甘肃省份形状如此奇葩?很多人只是单纯的觉得有点古怪,但是稍微分析一下就会发现,甘肃的省份划分自古至今天下无二。此处我们列举几个虚拟人物来举例说明,当然都是有历史原型的。甘肃以前是河西走廊,汉朝之前一直由少数民族把控,所以我们直接从汉朝时期说起。
传令官:启禀陛下,北方匈奴南下,还请陛下镇压。
皇帝(刘邦):小事一桩,待朕派人平定了他。
武将:启禀陛下,这事有点困难,所以还请陛下御驾亲征。
文官:启禀陛下,要注意身体啊。
谋士,此时谋士没排上用场,出来打个酱油。
结局:刘邦御驾亲征,结果被匈奴包围了,最后要不是贿赂匈奴单于的老婆,自己可能就交代在这了(白登之围)。之后汉朝开始对匈奴启动和亲政策,简单来说就是把公主和钱送到匈奴,然后换取一时的休养生息时间。
北匈奴:大兄弟(西羌),看我这操作漂亮不,跟着我一起搞西汉吧,有钱有公主。
西羌:大哥(北匈奴)带带我,咱俩一起搞西汉。
传令官:启禀陛下,北匈奴和西羌频频骚扰我大汉西部。
皇帝(文景二帝):这可怎么办啊。
武将:启禀陛下,待臣训练好精锐骑兵,定将一雪前耻。
文官:启禀陛下,待国家休养生息完毕,一定可以一扫边患。
谋士:此时谋士还在打酱油的路上。
结局:文景二帝时期国家一直处于休养生息状态,一方面秣兵历马一方面安稳汉朝的统治。但是西边的边患迟迟不能结局,来自匈奴的压力山大。当时汉朝首都是在长安(陕西西安),关中平原几乎无险可守,匈奴只要攻占固原之后就可以快马奇袭长安,其他地方根本就来不及勤王。
北匈奴:大兄弟感觉如何,要不要继续?
西羌:那肯定是继续啊。
传令官:启禀陛下,北匈奴和西羌又来了。
皇帝(汉武帝):犒赏三军,整顿兵马,这次一定要一雪前耻。
武将(霍去病):启禀陛下,臣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
文官:启禀陛下,国库充裕,可以打一次试试。
结局:由于文景二帝的休养生息,汉朝国库充裕,汉武帝开始发动战争。霍去病出陇又攻击匈奴,并且把整个河西全部收纳到汉朝版图。
北匈奴:大兄弟现在不太好搞了,要不要联手搞?
西羌:那肯定是求之不得啊。
传令官:启禀陛下,北匈奴和西羌有联合的可能性,还请陛下戒备。
皇帝:打,继续给我打。
武将:启禀陛下,给我十万精兵,我去把他们收拾卑服卑服的。
文官:启禀陛下,国库没多少钱了,少挥霍。
谋士:启禀陛下,西边有大月氏,我们可以和大月氏联合,然后通过河西走廊一举切断北匈奴和西羌的联系,从而杜绝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结局:汉朝国库也不支持一直北伐,汉武帝后期已经穷兵黩武了。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为国家增添了收入来源。由于大月氏不愿意回来,所以汉朝就和乌孙联合了,当时还派了两个公主去和亲。自此河西走廊的地位被确定,一举切断北匈奴和西羌和联系,并且成为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并且一直沿用,但是之后西北又乱了起来,尽管王朝都想收回西北,但是奈何有心无力。明朝建立以后,甘肃和陕西合并,辖区空前辽阔。
传令官:启禀陛下,西北做大,还请陛下解决。
皇帝(康熙):众爱卿,你们说怎么办?
武将:启禀陛下,给我五十万兵马,我去解决。
文官:启禀陛下,我们现在养不起五十万兵马啊。
谋士:启禀陛下,可以把陕西里面的甘肃拆分出来,之后控制甘肃然后就能达到分化西北,并且监督其他少数民族一同叛乱,从而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
结局:甘肃被拆分出来,从而在少数民族中间建立起一道隔离带,达到了分而治之的目的。但是甘肃是西北重地,拥兵自重的情况还是会出现。
传令官:启禀陛下,甘肃做大,还请陛下解决。
皇帝:怎么办。
武将:启禀陛下,给我大军,我去解决。
文官:启禀陛下,没有钱。
谋士:甘肃自古就容易出现坐大情况,乱世的时候甘肃也容易出现割据政权,所以干脆把甘肃弄小一点,只需要达到监控临边就可以了。
结局:甘肃的大致模型出来了,之后也无非就是修动一下细节,并没有出现过大动。由于甘肃细长,但是必须要达到监控其他省份的任务,所以甘肃一直是屯兵重地,武威尤甚。武威曾一度是西北军、政、经济中心,中国第三大城市、军事重地。武威有一个称呼:“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武威曾一度是沟通西北的咽喉,更是遏制其他五郡的利刃。河西走廊门户、银川、西宁、兰州、敦煌都是它的邻居,可见其重要性。由于地理位置原因,也决定了甘肃难以发展,福兮祸兮难以断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参考资料:读史方與纪要 汉书
声明:文章虚拟事件是有历史依据的,并不是胡编乱造,最后一张图片可能有些含糊,但是总体来说应该就是这个问题。小编没有实地考察过,所以也不敢断言,还请网友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