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朝宗,又名何来、来观,福建德化瓷塑的杰出工匠,泉州人。关于其所处时代,学界大致有五种看法:嘉靖至万历年间;宣德年间;弘治至万历年间;明末清初;康熙年间。明代是比较流行的看法,而清康熙的说法为法国人唐纳利提出,证据是何朝宗制作的香炉上有一条弦纹,而这是17世纪后半期生产的标志之一。另外,笔者注意到现有史料中有记载何朝宗生平的文献均为清康熙以后,最早记载于清乾隆《泉州府志》,为什么现有的所有关于何朝宗的文献都在清康熙以后,何朝宗若是明代名匠,为何死后许久才有人问津,这一发现似乎增大了何朝宗属于清康熙的可能性。
何氏烧制的瓷塑作品几乎皆属佛教一类——有达摩、观音、罗汉、如来、弥勒,道教方面较少——有文昌、关帝、铁拐李与和合二仙。另外,瓷器方面他还烧造了一些香炉与小花瓶。在现有的不完全的何朝宗作品统计清单里,观音瓷塑占了其作品的绝大部分(观音塑像不仅仅在何朝宗的作品中占了多数,在整个德化瓷塑中也颇为流行)。何氏所创作的观音瓷塑仪态端庄、容貌秀丽、超凡脱俗,民间所谓“除非观音里南海,何来大士现真身”,何朝宗创作的观音素有“何来观音”的美誉。
“何来观音”既是一种信仰和文化的载体,又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其在中国大受欢迎,又因莹白如雪,迎合了欧洲人(尤其是法国人)的审美,在欧洲亦多有收藏。“何来观音”体现了多种文化交流碰撞的印记。
在简析“何来观音”艺术特色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何来观音”与观音信仰间的关系及其产生的影响。何朝宗的观音瓷塑历来为人称道,现以“渡海观音”(图一)和“坐莲观音”(图二)这两件作品为切入口,分析何氏观音作品的艺术特点:
渡海观音 高40厘米
坐莲观音 高38.1厘米
材质美
德化白瓷的“洁白可爱”(清乾隆《泉州府志》)不仅让中国人的爱不释手,西方人也对之颇为喜爱。德化白瓷“白如雪、润如玉、透如绢”,是中国白瓷的一个里程碑。德化瓷中有一种白瓷白中泛黄(或红)、温润典雅,人称“猪油白”。何朝宗的作品里多见此种材料,这种“猪油白”赋予了何氏观音瓷塑一种别样的美。白瓷温润的色调使人心里感到温暖与亲切,这犹如少女白里透红的肌肤,充满活力与生机,让人喜爱不已。这样的色调拉近了远离尘世的观音大士与百姓的距离,仿佛这位女神进入了世俗的生活,她少了一些神秘,多了一些亲切。这样的感觉在“渡海观音”像中体会很深,这位观音泛着温润的光泽踏浪而来,进入凡尘,保佑万民,颇具亲和力。
造型美
何来观音的造型美主要体现在观音身躯的曲线美、观音服饰的线条美及丰富的造型。
身躯曲线美在何氏的站姿观音中十分明显,以“渡海观音”为例,有人称之为“梅瓶式”身材,颇为形象。《饮流斋说瓷》有言,“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而“渡海观音”与梅瓶相似至极,其口若樱桃,浑厚饱满;肩部宽圆,线条流畅有力;腰部以下,向内稍狭;在足部向外侈开。总体来说,造型设计紧凑而精心,这样的体态美为“渡海观音”增添了一份雍容优雅的神韵。如此造型在其他站立的“何来观音”中也是常见的。
线条是基本的造型原素之一,其主要服务于二维的造型艺术,因此在中国的绘画和书法创作都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得益于毛笔这种对线条极有表现里的工具,中国的古代绘画和书法中已经有了完整的线条表现技术和理论。但是在瓷塑方面,主要由于工具和制作技法的限制,在之前还没有人能像何朝宗一般完美地运用以线为主的塑造手法。何氏的线条造型手法在观音服饰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酣畅的线条造型处理,和书法草书中体现的流畅奔放的“势”(即节奏、韵律感)颇为神合。以“坐莲观音”为例,她的衣服纹路如此之多,但衣纹的走向总与塑像的每一部分体积结构相衬,使得这些纹路有序的体现了观音的动态形象,其衣褶上还运用反“S”型线条,此源于古代太极图,不仅有上升、回归等象征意味,这样的构图还产生“疏可走马,密不容针”的艺术效果与“吴带当风”的飘逸神韵。除了渡海观音,坐莲观音的形象,根据后图,可见何朝宗还塑造了观音持鱼篮、持花、持如意、持佛珠经卷、盘腿远观、携童子、坐神兽、坐蒲团等多种形象,或坐或立,皆面色慈祥,典雅端庄。
姿态各异的观音形象迎合了当时流行的观音信仰,契合了大众的审美与精神寄托需要,有广泛的心理基础与市场。何来观音形象惟妙惟肖,仿佛观音现真身。从何来观音的形象上可见,除了一批神性浓厚的观音作品外,何朝宗还十分关注普通百姓在俗世的诉求。这些形象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雅俗共赏的观音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