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在我以前的心里,是一件很单纯的事情,就是谁画得像,谁画得生动,谁的画就越好。
但实际上,画画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就像唱歌、说相声、演话剧等艺术创作一样,用心去创作的,才是真正值得回味的艺术!
一幅好的画作里面,除了能看到画者精绝的画功以外,最重要的,是看到他的心声。
这不,历史上著名的书画皇帝——宋徽宗,就给大家出了一道难题,就是要以“深山藏古寺”这句诗作一幅画,画一定要和诗的意境一致。
这可不是简单的随性作画,天马行空、自由发挥;而是命题作文,要通过画把诗词的意境表达出来,这就不那么简单了。
“深山”好画,“古寺”也好画,可这个“藏”怎么画呢?
又要画,又要藏,这不是矛盾么?宋徽宗这不是故意折腾人么?有本事,他自己画出来看看,这个“藏”到底怎样体现?
您别说,宋徽宗还真不一定能画得出来,他也没有标准答案,只不过想通过这种方式把真正的大神逼出来。
不管怎样,既然题出出来了,大家就要去想办法完成。所有人都把心思花到怎么“藏”上面去了。藏是要藏,但不能藏完了,藏完了古寺又怎么能看见呢?
于是,有人在深山中间画了一座古寺,然后用山或者树木将古寺遮了一半,或者遮得只剩寺庙的一角,这样不就藏起来了吗?如图:
这种水平估计连吃瓜群众都想得出来,实在难入宋徽宗法眼。
有人灵机一动,既然是座古寺,就要体现出它的“古”来,光画一座寺庙怎么看得出来它很古老呢?
于是,他们就在山脚画一个老和尚,如图:
老和尚加寺庙,不就是古寺了吗?这些人的脑袋还真是够灵光的。
不过,宋徽宗还是觉得差了点儿什么。
还有一小部分人一开始就走的不同路线,他们想的“藏”古寺的方法和上面那些人完全不同。既然要藏(古寺),又何必要画呢?不画又怎么体现呢?
可以体现。和尚不就代表古寺吗?于是,这部分人压根儿就没有画古寺,而是直接在山涧画了一个小和尚,干嘛呢?挑水呢!
既然有和尚,就证明有寺庙;既然在挑水,证明寺庙就在不远处。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宋徽宗对这类画感到有点儿兴趣了,再往下看,没想到惊喜还在后面。
估计用老和尚体现古寺的这群人中有人后来反应过来了:既然有了老和尚还画寺庙干什么呢?岂不多此一举、画蛇添足?
于是他们赶紧把寺庙删了,而且这个老和尚年老体弱,挑不了水,那就采药吧,能采药的地方,那真是深得不能再深的山了。
完美!
宋徽宗就是用这种方法选拔了很多出类拔萃的画师进入当时他组建的世界第一个皇家画院——翰林图画院,包括张择端、李唐、马贲(马远曾祖)这样的大师都出自于这个图画院,这为我国的绘画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明天继续......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一个文章会“说话”的历史作者,专注于不同角度看历史,探索不一样的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