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北京小曲儿《探清水河》被相声演员张云雷改编之后火遍网络,咱们围绕着这个故事聊了好几天了,说了蓝靛厂、说了火器营,就是没说真正的“背景地”:这条清水河。虽然文章标题听着跟绕口令似的,但是咱们还得聊聊这首小曲儿“探”的到底是哪条河?
火器营位于海淀区境内,可是我们并没听说过海淀有条清水河呀!打开地图,寻找流经海淀的河流,也找不到清水河三个字;上网一搜,好么,叫清水河的起码儿有十七八条,可惜遍布中国各省,唯独没一条在北京;
再去查查北京大小河流的资料,别说,还真找到一条清水河,不过位于门头沟区境内,源自灵山和百花山,流经清水、斋堂之后,汇入永定河,并不“路过”海淀。说到这儿,八成儿该有人烦了:你卖什么关子?清水河在哪儿还用说吗?猜也猜得着!??
的确,熟悉蓝靛厂火器营一带的朋友都知道,这里靠近昆玉河、或者叫京密引水渠。那么故事中的清水河与昆玉河是不是一回事呢?咱们这就来了解一下这条京密引水渠的下游河道。蓝靛厂火器营如今属于海淀区,即使在海淀区还没成立之前,这里离海淀(镇)也不远。海代表水,淀也是水的意思,就因为这一带水源丰富所以才叫海淀、旧时也称海甸或海店。
流经蓝靛厂的昆玉河是近代的名称,因从昆明湖通到玉渊潭而得名。早在金中都时期,这里河道弯弯、柳荫环绕,是一派幽美的自然风光,那时的士大夫们喜欢到这里游览、观光、垂钓。元朝,水利专家郭守敬自昌平白浮泉,一路打通水脉引致西山,注入瓮山泊(昆明湖的前身),丰富了北京城的水源。由于玉渊潭一带地势低洼,河水自瓮山泊涌出,通过河道、流经蓝靛厂到此汇积(这也就是玉渊潭的前身)。
到了清初,由于河道淤塞、北京城水源渐少,于是在乾隆38年启动了西山水系治理工程,自西山地区新开引河,又在下口建闸,俾资蓄泄湖水,合引河水由三里河达阜成门之护城河。玉渊潭就是在那时浚治成湖,而玉渊潭水便是由昆明湖而出,通过昆玉河注入,也就是说,那时的昆玉河就是北京水源的重要通道。
再后来,河道淤塞、杂草丛生,解放后为解决北京市民饮水问题,1960年开建京密引水渠工程,工程总目标是引密云水库拦蓄的潮白河水进入北京市区。引水渠的源头是密云水库的白河主坝,经六次跌水进入怀柔水库,调节后从水库凤山口闸出,西经李家史山、西崔村、大辛峰,沿西部山前地带南折至青龙桥,流入昆明湖;河水从昆明湖涌出后,一直向南,在海淀区罗道庄附近有个地方叫滨角,至此与永定河引水渠汇合、流入玉渊潭。
河道横贯密云、怀柔、顺义、昌平、海淀五区,全长109.3公里,其中京密引水渠从昆明湖至滨角段、包括滨角至玉渊潭的永定河引水渠称为昆玉河。河水还要经过一个新开挖的湖泊:八一湖,然后注入西护城河。也就是说,昆玉河是京密引水渠的下游段,也就是北京城最重要的水源供给线路中的一部分,北京流传着“北京人喝下三杯水,两杯来自京密引水渠”的说法。
那么在清代有没有这条昆玉河呢?当然有!但是肯定不叫这个名字。虽然在乾隆修建火器营时,玉渊潭早已形成,瓮山泊也改叫昆明湖了。但是何人给这条河道改名昆玉河呢?恐怕没有。那么小曲儿里所说的清水河到底是不是昆玉河呢?清水河是当时民间的叫法儿,因为北京历来讲究西山地区为上风上水,此地的水质也确实很好(比南城强多了),据说当年真的是清澈透底,所以百姓就直接称它为清水河。
火器营的兴建是1770年,瓮山泊改名昆明湖是1764年,河道从昆明湖流向玉渊潭已成名义上的事实,但短短六年间想要改变民间由来已久的习惯,恐怕很难,何况朝廷并未“强制”改名(史书未见记载,我们姑且认为无人强制)。回过头再来看看火器营的地址。
书上说火器营倚清水河而建。火器营营区虽然不在了,但是还有建筑遗存,并有许多与火器营相关的地名传世,比如著名的永山宅院,离昆玉河就不远,火器营路与昆玉河平行,老营房路东西向、直指昆玉河,地铁十号线火器营站就在昆玉河畔,北四环火器营桥更是横跨在昆玉河上。如果有人说火器营倚靠的不是昆玉河,恐怕他自己都不会信。何况除昆玉河之外,火器营附近哪里还有河道呢?
即便在清朝乾隆年间,此地还另有一条紧靠火器营的清水河,估计也不会太大,不然不会未见任何资料记载!再说,小曲儿的女主人公:大莲姑娘就是跳清水河死的,能淹死人的绝不可能是个小河沟吧?因此可以推断,《探清水河》所说的清水河,就是如今的昆玉河。说了这么半天,终于得出结论。
其实早就有人给我提过意见,嫌我啰嗦,说我净兜圈子、卖关子??。其实我觉得吧、闲聊吗?不兜圈子、不卖关子聊着有什么劲???就说这篇文章,其实一句话就解决了:小曲儿中说的清水河就说现在的昆玉河,大莲就是跳昆玉河死的。完了!直奔主题?有意思吗?您要是觉得没意思,咱就聊点儿有意思的。
关于探清水河的故事情节,相信大家通过小曲儿也都了解了:民国初年,火器营村住着满族旗人后裔:松老三(不是宋老三)一家,老两口子靠种鸦片、卖大烟为生,俩人儿自己也抽。松老三夫妇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大莲。姑娘长到十五六,生得貌美如花、亭亭玉立,说媒的踢破了门槛,可是松老三两口子沉迷于毒品,无暇顾及女儿婚事。后来大莲与本村青年佟小六相爱、并私定终身。
不想被父母发现,认为大莲败坏了自己旗人家的门庭,将姑娘痛打一顿后,扔给她一条绳子和一把刀,让姑娘自裁。大莲被打得皮开肉绽,疼痛难忍,又见父母如此绝情,一赌气跳了清水河。其实故事不止小曲儿中唱的那一个结尾。民间流传着多个版本的结局。
第一:与小曲儿唱的一样,大莲跳河自杀,小六听说后也跟着跳河殉了情;第二:大莲死后、佟小六并未殉情,而是到河边祭奠一番之后远走他乡,终身未娶;第三:佟小六是被他舅舅推下清水河淹死的,因为舆论压力太大,大家都认为小六没经过三媒六聘就玷污了人家姑娘名节、有伤风化;第四:大莲被打之后并未跳河,后来被一个当官的看中,要纳她为妾。松老三贪图钱财,同意了婚事,结果迎娶那天大莲誓死不从,被官员派人推下清水河淹死了。
佟小六为给大莲报仇持刀砍死了官员,之后投案,被官府发配边疆,不知所终,这个版本也曾被德云社排成小品,只是略有不同而已。不管是那个版本的结局,总之是个充满了悲情的故事,有民间艺人把它编成了小曲儿传唱至今。
注:插图及封面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