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关云长,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熟悉,那是大大的英雄。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端的是武艺非凡。水淹七军,说明统兵带将也不含糊,还有件事说胆量的,那就是刮骨疗毒。话说关羽自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不免有点骄傲,围攻樊城时不小心被曹仁一箭射中右臂。结果箭头有毒,毒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运动。幸亏来了神医华佗,体检过后告诉关羽:“此乃弩箭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无用矣”。然后拿出手术方案:立一根柱子,上面钉一个大铁环,请关羽将胳膊放进铁环里,拿绳子捆好不乱动,再拿被子蒙上头,然后由华神医用刀将皮肉割开露出骨头,刮去骨头上面的毒,敷上药,就OK了。关羽一听,说我是英雄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更不怕疼,不用那么麻烦,直接动手。于是乎,关羽一边和谋士马良(不是画画的神笔马良)下围棋,一边吃肉喝酒。围观群众都快吓尿了,关羽全无痛苦之色。华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使刀刮骨,悉悉有声”,“须臾,血流盈盆。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关羽大笑而起,给出术后五星好评:“此臂伸舒自如,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
手术中。
就是这么见效。
这个故事很好地烘托了关云长的英雄气概。不过真的是这样吗?史书记载,关羽受伤时间是公元219年;而在208年,曹操因为头风发作,几次召华佗为其看病,但是华佗不愿意,曹操因此大怒,派人寻找华佗并拷打致死。所以华佗再是神医,也没法在11年以后给关羽瞧病了。
以现代医学眼光来看,这个故事也多处有违事实。
第一个,乌头类植物有毒成分是乌头碱,可经破损皮肤和胃肠道迅速吸收,中毒症状主要是神经和心血管系统表现,通过血液循环流遍全身,它作用于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还包括消化系统,导致呼吸抑制,运动中枢麻痹使肢体(双侧)活动障碍,严重者四肢抽搐、呼吸肌痉挛、窒息。关羽要是真的中了乌头之药的毒,就不仅仅是右胳膊疼痛和不能拿刀打仗了,全身都动不了。
第二个,手术也没经过消毒。手术时若不消毒,或者消毒不彻底,术后极易造成伤口被细菌感染,化浓腐烂。如果得不能控制,很可能危及生命。白求恩大夫就是因为手术把手指割破导致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去世的。
第三个,没使用华佗的麻药“麻沸散”。换别人可能没那条件,华佗可是发明了麻药的啊。当疼痛超过限度,人就会因疼痛导致晕厥,哪能那样谈笑风生。这不是凭借毅力坚持得了的事情。再说,胳膊上还有尺神经、正中神经等,不了解情况下碰断了神经,手臂就失去知觉,哪里还能“活动自如”。
第四个,“血流盈盆”,那得失血过多。电影《天下无贼》里有这样一句台词,傻根儿献血,问护士,要献多少血?一杯。我身上有多少血?一盆。那我也去献一杯吧。 体重50公斤的人约有3.5~4.0升的血液,一盆相当于4升了,即便关老爷体重基数大,这么个流法也早就失血过多了,那里还能若无其事?再说,华佗华大夫是什么神医啊,估计是手术中切断了肱动脉,才导致出了这么多血。
这么看来,刮骨疗毒就是个美丽的故事了,不过,作为记录史实的史书《三国志》还真有这样的记载,是这样写的: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生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適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於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虽然《三国志》属于强调历史真实性的正史,但是作者陈寿也没有赶上这个事件所处的时代,不是亲眼所见,也是听说,认为这件事是真实的,真相还是会有出入的。再一个,细读这段话也可以这样理解:胳膊受伤后伤口已经愈合,就是经常疼痛,医生以为是中毒导致的,实际上是创伤性感染引起的慢性骨髓炎。当时的医生进行清创手术,对死骨进行剔除,和对污染严重的大块骨进行挂洗,治好了关老爷的病。
如果是现代医生,治疗关老爷的胳膊,首先要消毒、麻醉,手术进行切开引流术,而不宜作的其他骨科手术。在慢性骨髓炎包壳未充分形成之前,不宜过早摘除大块死骨,以免发生病理骨折及骨质缺损。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在骨折未愈合前,不宜摘除死骨,以免造成骨质缺损。术后为防止感染,可酌情使用抗生素。
清创手术图例。
所以,即便是骨髓炎,这样动手术也是一般人所接受不了的。关老爷:求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