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说:“我觉得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这句话对我们创作时写好人物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因为同一事物,由于思想感情、性格的不同,各人的反映就不同;对做一件事,由于身份、地位、性格等等的不同,各人的做法也不同。具体地写出人物做事情时,是“怎样做”的,写出差别来,对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作用很大。
《红楼梦》里,写到湘云给袭人带来绛纹戒指,黛玉笑她在“前日”没有让人把袭人的一同带来,“是个糊涂人”。湘云作了一番分辩。这时,宝玉、黛玉、宝钗等几个人都笑了:宝玉笑道:“还是这么会说话,不让人。”黛玉听了,冷笑道:“她不会说话,就配带‘金麒麟’了!”一面说,便起身走了。幸而诸人都不曾听见,只有宝钗抿着嘴儿一笑。宝玉听见了,倒自己后悔又说错了话;忽见宝钗一笑,由不得也一笑。宝钗见宝玉笑了,忙起身走开了,找了黛玉说笑去。在这里,作者写了各种不同的笑。虽然大家都在笑,但由于思想、性格的不同,笑的都不一样。宝玉的“笑”,是亲热的“笑”,宝玉和湘云从小好玩笑,他听湘云还是像以前一样说话,有一种亲切感。黛玉的“笑”,是妒忌的“笑”,黛玉多疑,湘云带有“金麒麟”,她知道宝玉看的外传野史多,外传野史上写的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撮合,担心宝玉会在麒麟上生隙,同湘云也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正因为这样,所以她听到宝玉称赞湘云,顿生妒忌之情。宝钗的“笑”,是幸灾乐祸的“笑”。黛玉“冷笑”着说的话,“诸人都不曾听见”,只有宝钗、宝玉听见了。宝钗听着黛玉的言语,看着黛玉“起身走了”,幸灾乐祸地“抿着嘴儿一笑”。宝玉听到黛玉的话,后悔自己说错了话,看见宝钗笑,“由不得也一笑”,这由不得的“一笑”,是自我解嘲的“笑”,宝钗见宝玉笑,忙走开,找黛玉“说笑”去了。这“笑”是掩饰自己与宝玉的相视一笑。她与黛玉“谈笑”,纯粹是敷衍。同是对湘云这段话的反映,由于性格不同,宝玉、黛玉、宝钗“笑”的方式和“笑”所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真是各尽其态。仔细读读《红楼梦》,了解这些人物的性格,然后再琢磨这段描写,就会感到作者描写的十分精当。
人物由于性格不同,“笑”就不同,写作时要注意写出差别来。就是同一个人,由于笑时的具体情况不同,笑时的声音、情态也不尽相同,写时也应注意写出差别来。请看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对婴宁的“笑”的描写:媪曰:“唤宁姑来。”婢应去。良久,闻户外隐有笑声。媪又唤曰:“婴宁!汝姨兄在此。”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媪嗔目曰:“有客在,咤咤叱叱,是何景像!”女忍笑而立。生揖之。媪曰:“此五郎,汝姨子。一家尚不相识,可笑人也。”生问:“妹子年几何矣?”媪未能解。生又言之。女复笑不可仰视。媪谓生曰:“我言少教诲,此可见矣。年已十六,呆痴裁如婴儿。”……生无语目注婴宁,不遑他瞬。婢向女小语云:“目灼灼贼腔未改。”女又大笑,顾婢曰:“视碧桃开未。”遽起,以袖掩口,细碎连步而出。至门外,笑声始纵。婴宁是一个活泼的少女形象。她性格上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爱笑。在这里,作者描写了她在不同情况下笑时的声音和情态。“闻户外隐有笑声”,这是由远而近,“户外嗤嗤笑不已”,这是在门外。婢推之入时,“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媪“嗔目”后,她是“忍笑而立”。听王生言,她是“复笑不可仰视”。听婢语,她“又大笑”。出去时,“以袖掩口”强忍着笑。至门外,“笑声始纵”。作者对婴宁在不同情况下的“笑”,真是描写得维妙维肖!
要写出差别,必须注意观察生活,掌握人物或事物特殊性。只有写出特殊性,才能把他们的差别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