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扭转战局吧!至少邓艾的军队是肯定能被消灭或收编的,至于钟会,则会继续和姜维相持于剑阁,等着粮尽而退。
至于吴国方面丁封、孙异的援军,可靠性有多高就见仁见智了。
其实在当时的剑阁战场,姜维的敛兵聚谷策略已经奏效了,他已经将钟会的十万大军牵制在了剑阁。虽不能最终达到“全歼敌军”的目的,但保护成都,逼迫钟会大军回军也是可以的。
成都方面最大的敌人实际上只有驻扎在江油的邓艾,和他的两万军队。这时候,剑阁的姜维是不能调动的,刘禅要想解围就必须从南方和东边调兵而来。
南方由霍峻之子霍戈镇守,有兵至少两万,并且长期处于混乱震动之地,绝对是精兵级别的。而东边永安的罗宪,他曾奉后主之命,率两千人去镇守永安,加上永安本地的驻军,人数大抵在五千人左右,而且因为防备的地区重要,罗宪的两千兵极有可能是蜀汉的中军虎步营军士,战斗力也是非比寻常的。
所以,成都的援军有至少一万五千(霍戈加罗宪),在加上成都城内的守军,人数和邓艾相当,而且只多不少。另外,刘禅方面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作为六十年统治中心的成都城了,只要霍戈、罗宪稳着打,完全可以耗死邓艾的。
至于说孙吴方面,坐山观虎斗,笑看狗咬狗是他们一贯的方针。在听到曹魏伐蜀的消息后,吴主孙休派丁奉进驻寿春,佯装北伐,吸引曹魏目标;派丁封、孙异率军入沔中,救援蜀汉。
表面上看来这似乎是要帮助蜀汉,但孙休在做完这两手准备后,又派了留平去南郡见镇守南郡的施绩,商谈进军方向。这才是最后的部署,毕竟进军方向,可以是北方,同样也可以是西方。
《晋书》中所写:在听闻蜀汉灭亡后,吴国就派了将军盛曼西进,假一以救蜀,实际是要夺取罗宪的永安。盛曼是施绩部下,驻守在南郡,所以他的部队极有可能是跟在丁封、孙异后面的。如果蜀汉救援成功,那盛曼就不需动手,要是蜀汉救援不成,则盛曼的任务就变为袭取永安。
而除了盛曼之外,在益州因钟会、邓艾之争而大乱的时候,吴国又派了步协、陆抗连续两次,率数万大军攻击永安。多亏了罗宪守城有功,加上魏将胡烈进攻西陵,才解了永安之围。
所以吴国方面根本就靠不住,蜀汉只能靠霍戈、罗宪二人,尤其是罗宪,他的守城能力绝不容小觑。只要能解决邓艾,则曹魏、东吴方面自然退军,再安排姜维继续北伐,拿回汉中或者龟缩自保,延续多几年国祚不是大问题。
诸君以为然否?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