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王二十二年,郑桓公姬友初次被封于郑(今陕西华县)。幽王昏乱,周王室衰败,郑桓公听从周太史伯的劝告,把国都和人民从关中地区迁到今河南新郑县附近。在犬戎进攻镐京时,郑桓公为保护幽王被犬戎所杀,其子郑武公于是在今河南新郑县附近建立了新的郑国。
周太史伯是有远见的政治家。西周末,幽王昏聩,镐京动荡,犬戎侵凌,郑立国于关中地区不利于生存和发展,而新郑附近是中原地区的中心,交通方便,物产丰富,有利于国家安全、人民安定与经济发展。郑国统治者善于治国理政,制定了许多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各地商人纷纷来郑国经商,郑商足迹遍布从晋燕到吴楚的黄河、长江流域,商税成为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郑国依靠经济力量,大力垦荒,发展农业、手工业生产,成为中原新崛起的诸侯国家。郑国远离齐国、秦国,晋国、楚国的势力在东周初年尚未发展起来。郑国国君是周王室的卿士,协助保护平王东迁有功,政治地位高。这都是东周初郑国兴旺的有利条件。
公元前743年,郑武公去世,庄公继承君位。庄公克段于鄢、与母和好后,巩固了执政地位,便积极对外发展。郑庄公采取远交近攻策略,指挥郑国军队击败了宋、卫、陈、蔡四国军队的进攻;又与宋国发生连年的战争,使宋国遭受重大损失;又联合鲁、齐两国,于公元前712年一举灭掉了姜姓的许国。郑庄公在中原诸侯中逐渐成为霸主。
郑庄公作为周平王的卿士,因为连打胜仗,却不把周王看在眼里。平王很是生气,于是把庄公执掌的那部分权力交给另一个卿士虢公来管。但平王又不愿意在庄公面前承认这件事,于是“周郑交质”,平王之子王子狐作为人质住到郑国去,郑国公子忽也作为人质住到周的都城雒邑。平王死后,周桓王想把全部政事交给虢公来管,郑庄公派祭足带军队抢割了属于周王所有的温地方的麦子和成周附近的稻谷。郑庄公如此犯上,周桓王于是在他朝见时对他采取不礼貌的态度,不久后,周王派人把属于郑国所有的四邑之田占为己有,而把自己不能支配的黄河北岸的温、原等十二邑田地交给郑国,并剥夺了郑庄公卿士的地位,从此庄公不去朝见周王。
周桓王为了维护周王室的权威,于公元前707年统率陈、蔡、虢、卫各诸侯国军队讨伐郑国。郑庄公故意让周王先动手,然后率郑国军队与周军交战。当时参加周军的陈国军队军心不稳,蔡、卫两军较弱,郑军集中攻打陈、蔡、卫三军,三国军队败退,周军阵势大乱,跟着败退,周桓王在后退时,郑国将领一箭射中了周桓王肩膀,桓王几乎落马,在周军的保护下才逃出重围。郑国将领祝聃要求让他追上去活捉周王。庄公假仁假义地说:“与天子打仗已不对,我们是被迫自卫的,我们不受损失就好了。怎么能欺负天子呢?”当天晚上,郑庄公装出尊王的样子,派大臣祭足去慰问受伤的周王。
郑庄公一箭射掉了周天子的尊严,表明周王室已彻底衰微,大国诸侯已不把周王看在眼里,历史进入了诸侯争霸时期。但是周天子名义上还保留了天下共主、天下大宗的地位,还可以成为诸侯各国联合团结的精神领袖。郑庄公公开与周王室打仗,毕竟得不到多数诸侯国家的认同,所以他未被列入春秋霸主之中。
自郑武公一箭射掉周天子威严后,天子自顾不暇,终致仰人鼻息,周王室的凝聚力、号召力急剧下降。从前是天子统帅诸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现在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或“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于“陪臣执国命”,周朝奴隶制处于“礼坏乐崩”的境地,封建诸侯相互之间的关系亦因此解体。列国各务侵略,兵争不息,各国内部亦政潮迭起,篡弑相寻,因此更招致异族戎狄侵凌之祸。在此局面下,便有霸者崛起,当时的霸业,便是诸侯间的一种新团结。霸业最先创于齐,以后则为晋。齐国姜姓,为周代之姻戚;晋国姓姬,为周代之宗族。齐桓公、晋文公举起“尊王攘夷”的旗帜,团结了诸夏各国,才真正成就了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