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一个多种可能和压力共存的空间内,你才会真正感悟到生活。北京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很多义无反顾来北京的人,最终义无反顾的离开。当一位北漂如愿以偿的站在中产的台阶,发现这同时也是天花板。在高房价、空气差、上学难等一系列难题面前,你会发现你何曾真正的改变过命运,你只是改变了你和命运的距离。于是,一些失意青年选择逃离北上广,在海南面朝大海,在大理春暖花开,在威海偏安一隅…还有人逃离的更远...有这样三位父亲,他们素不相识,但都不约而同的选择移民。因为对他们的选择感到好奇,于是有了下面的访谈。
1、医生父亲:给时间以健康还是给健康以时间?
陈今年38岁,这是他来北京的第十年。他是北京某三甲医院的外科医生,拥有30多万的税后年收入,一座北四环90平的房子,以及即将上小学的儿子。从医14年,经他手救治过病人不计其数。他私下最常发的一句感慨是:“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这并不是抱怨,而是对职业的自问。从医多年来,他救治过的病人越多,就越难以得到快乐,他心理久存一个矛盾,为何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病人反而越来越多?候诊室外面排的队永远越来越长。尤其近两年,因为空气原因,越来越多的人因此走进医院。他陡生迷茫,马云曾说这个时代的可怕之处在于你永远不知道对手是谁,在他看来,医生越来越不知道很多病的源头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