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依赖心特别重的人。
他们通常人很不错,或单纯,或善良,让人愿意亲近。但相处的久了,你会发现一些让自己感觉不太舒服的一面:
比如他们看起来没有主见,经常会因为别人的想法而左右摇摆。更重要的是,他们似乎不具有成年人应该具有的独立性,经常把本该自己去处理的问题和难题推给身边的人,让别人替自己去面对。
基于这些感受,依赖型的人常常会被别人轻视,甚至是嫌弃。
而对于依赖者本人来说,他们自己也不舒服。他们也经常为自己的软弱和不独立而痛苦。
既然有如此,为什么多数依赖型的人还会沉浸于这种行为模式之中不肯改变呢?
人的每一种行为模式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它之所以存在一定是在某些方面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对我们自身具有某种有用的价值。
依赖也是如此。
依赖他人最大的好处就是,你不必自己去面对生活中的那些难题和痛苦,而只需要把它们推给别人就可以了。而且,即使问题没有解决,你也不用为此而感到自责和内疚,因为你会安慰自己这不是自己的责任,而是具体去做之人的责任。
图源:网络
对此,心理治疗师皮纳曾总结道:
"那些不做决断的人是在等别人替他们做决断,他们因此不用承担任何因选择失误而导致的责任。"
此外,依赖的价值还在于,它可以为自己赢得关系中的归属感。当一个人经常依赖别人的时候,在下意识心理层面传递的是这样一种信息:我是不重要的,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你是重要的,是可以命令和支配我的。
这样的感觉会让与之相处的人获得一种自恋性满足,感觉自己是强大的,是充满了力量和权威的。尤其是对那些本身就具有强烈掌控欲的人来说,依赖型的人能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支配他人的冲动。
所以,当一个人主动舍弃和“阉割”自主意识后,也就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关系。虽然这些关系会损害他们的自尊心,但好处是可以在关系中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样就不会再感到孤单了。
正因为依赖有这些好处,所以,对有些人来说,摆脱依赖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么,怎么做才可以改变自己这种依赖性心理呢?
首先,看到依赖的另一面。
当一个人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问题的时候,是不可能改变的。同理,当一个人不觉得依赖他人有什么问题时,也就不可能改变依赖的习惯。
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看到过度依赖破坏性的一面。
对习惯了依赖的人来说,之所以总是依靠别人,很大程度上是害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痛苦,于是把消除这种痛苦的方法建立在求助于别人身上。
这就好比那些没有安全感的人,总是希望从自己的家人或者爱人身上寻找安全感一样,结果是越依赖越没有安全感。
就像我们之前一再强调的,真正的安全感只能自己给自己。
所以,我们需要提醒自己:克服挫折、缓解痛苦的最好方式不是回避、也不是依靠他人,而是直面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我们再遇到此类问题的时候,才不会感到无助和恐慌。
其次,除了观念上的转变,摆脱依赖更重要的还是行为上的体验。
只有在具体的生活和工作中承受内心的煎熬和压力,独自去做一些事情,并且发现自己也可以做好,真切的体会到那种胜任感时,我们才可能真正的改变依赖别人的心理惯性。
你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做一些之前不敢尝试的事情,譬如面临一个选择时,不再寻求别人的意见和帮助,而是凭借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去做决定。不管结果好坏,都要积极的鼓励自己。
这样,当有一天你发现自己也可以做出一些不错的决定时,就会对自己建立起信任感。这样的决定多了,人就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一旦品尝到独立自主的甜头,依赖这种低级的应对问题的方式就很容易被舍弃了。
最后想特别说的一点是,对于那些习惯了依赖别人的人来说,要格外的珍惜生活中的困境甚至是绝境。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情景下,你才能够体会到依靠别人是一件多么不靠谱的事情,从而激发出自己为自己做决定,完全依靠自己的决心和潜能。
对于总是依赖别人的人来说,当你发现身边连一根救命稻草都没有的时候,才会真正的意识到,自己才是自己最后的依靠。
更重要的是,一旦你凭借自己的能力发现原来我也可以,那么这种自信将是你一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