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图文来自网络
仰之,慕之,
赞之,服之!
2016年慕尼黑安全会议片段流出,中国前副外长傅莹代表中国发声,舌战群儒,见招拆招,十分精彩!!!
衔着风润儒雅的微笑,语气轻柔,语速不疾不徐,却给人一种无法反抗的压迫力,她四两拨千斤,有力地反击了对方的强盗逻辑。
记着问了个非常刁钻的问题,“中国是否对朝鲜失去了控制?”
回答“是”或者“不是”,都等同间接承认了中国在试图控制他国主权,于是她面带微笑温柔回应:“这种用语很西方。”
当记者说中国“偷窃”美国时,温柔的她,笑脸立刻变得严肃,回应到:“这个词很不敬”
心平气和却又分毫不让,一针见血又刚柔并济。
现场视频,傅莹舌战群儒
<script>loadvideo('video1','http://mvpc.eastday.com/news/20190228002552722021748_1.mp4', '172');</script>
很多人说看完这个视频被这个言辞犀利,语气温柔的女性圈粉了。
她的这套柔中带刚、刚柔并济,处处将东方女性的气质与神韵发挥到极致的风格,被誉为是典型的“傅氏style”。
她云淡风轻,却又不容置疑;温文尔雅却又不失锋芒,谈笑风生间与西方学者的机智交锋,尽显大家气派。
她意气风发,笑容温柔,说话得体,风采迷人,面对外媒的刁难,谈笑风生间就能犀利,机智地化解危机,维护好中国的利益与形象,绝对的秒杀众人,难怪她突然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令所有国人想直呼她为真女神!
把傅莹与外国人的交锋整理成册,简直就是一本经典外交教科书。
当日本记者提问中国外交是否会更加咄咄逼人时,她严肃回应:
当外国对西藏问题纠缠不清,她用一个个反问,让质疑者闭上了嘴巴:
低调,优雅,有内涵,她从内到外的气质,是用衣物无法包装的,她是对气质最好的解读,女人学习的模范。
20岁女人的美丽,是父母给的,60岁女人的气质,是自己给的。
傅莹谈笑间的魅力和风采,是自己一点一点拼出来的,若一路顺风顺水,哪里会有这等刚柔并济,以不变应万变的魄力?
1953年1月,傅莹生于内蒙古通辽,她的父亲阿民,师从蒙古族著名哲学家艾思奇,曾任中国内蒙古军区宣传部副部长。
他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而且写得一手好诗。
艾思奇
在父亲的熏陶下,傅莹从小就十分爱学习,酷喜读书。
然而,14岁那年,父亲没躲过那个时代特有的动乱,进了监狱,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但她依旧坚持学习,想用知识改变命运。
无奈16岁那年,学校全面停课,她被迫辍学,上山下乡,被送到一个偏远的农场。
她开过拉煤的大车,爬过危险的电线杆,也架过沉重的荧幕……却从未放弃过丁点学习机会。
每天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工作,然后一头扎进农场小小的图书馆内,埋头苦读。
厂里的广播放英文时,就一字一句跟着念,几年下来,傅莹自学完高中所有科目,英语口语水平也上升了几个档次。
所有的困苦,都是在给心灵披外衣,总有一天,在困苦下挣扎的人们,会发现自己其实已经穿上铠甲,内心坚实而强大。
恢复高考制度后,她数学满分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主修英语,同时还辅修了法语和罗马尼亚语。
1977年,傅莹顺利进入外交部,成为一名翻译,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傅莹大概就是这样吧,艰苦的过往和酷爱阅读的习惯经过时间的酿造早已揉进了身体,酝酿出动人的气质和深邃的思想。
傅莹的美,美在大气,美在经得起岁月的洗礼仍保持内心博学,灵魂丰盈。
气质是可以修炼的,如果说人生即是一场“向美而生”的修行,那么,与其不断武装自己的外表,倒不如不断革新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