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情婚姻自主化的今天,不知不觉中,恋爱与婚姻这一对看似因果关系的客体似乎正渐行渐远,彼此正经历着各自的独立化历程。恋爱不一定以婚姻为目的,同样婚姻也不再必然是以恋爱为基础。
曾有人这样问:谈恋爱不为结婚那又有什么意义?的确,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最终却不选择以婚姻作为最终幸福的归宿,如果以传统的思维来看,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花了数年的时间和一笔可观的金钱,最终却什么都没有得到,最重要的是没有组合一个美满的家庭,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极其看重家庭和后代的社会,这样做实在无法让长辈及亲属接受。但以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的视角来看待爱情与婚姻脱节,在这里我们主要看前半部分——只恋不婚,我们就不难翻出滋生这种现象的土壤。而在选择只恋不婚的群体中,在校大学生、婚恋失败者、自我意识强烈者以及物质至上者无疑又占据很大比例。同时根据选择“只恋不婚”作为自己恋爱模式的主动性程度,又可将这一群体分为积极型的和消极型的。
相信现在很多大学的学生八成以上曾在校园里都谈过至少一场恋爱。关心一下他们的现状,除少数已经结婚外,其余的要么由于父母的反对或工作相隔两地已经分手,要么处于分手的边缘,已经分了的很多也已经在新的工作地又找了新的女友(男友)。大学生情侣的夭折率如此之高,如果说当初情侣们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是不切实际的。既然大学生情侣们了解这点,那么他们选择继续下去的理由无非有二。其一,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坚信会成为那为数不多的最终走向婚姻殿堂的情侣中的一对。即便他们知道困难重重,并且这样的情侣实际并不占多数。其二,他们双方都很明白,这样的恋爱只是暂时的,和未来没有太大的关系,更扯不上婚姻。最好的也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走到哪算哪。毕竟未来还很遥远,没有太多固定不变的因素来确定未来的模样。留给大学生的更多的只是如何使当下生活好过一点。
在人们物质追求泛滥,内心世界空虚、浮躁的今天,正处于生理活动旺盛期的大学生们十分需要一场恋爱来填补自己内心世界的空虚。在经历了层层选拔,度过了高考这一难关之后,初来大学校园的青年们一时间迷失了前进的方向,丢掉了奋斗的目标。尽管对大学生就业压力方面的信息有所闻,但这毕竟是三、四年后的事,况且自己对就业大环境又无法改变。一时增多的自由时间竟导致很多大学生不知如何分配,与其白白浪费还不如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谈恋爱。只要谈得来,能彼此共同打发无聊的课余生活,双方就可以试着谈一场恋爱,至于出身、价值观、性格、爱好都位居其次,或根本不在考虑之列。不合适就立马告吹,再寻找其它“合作”对象。这里用“合作”更能说明双方的相互需求关系,而不是相互支持、鼓励。说得浅表一点,这样的恋爱仅仅是为了打发枯燥乏味的时间,而婚姻根本是无稽之谈。
这是一种积极地“只恋不婚”型,尽管毕业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会结婚,只是结婚的对象往往不是他们曾经的校园情人。并且他们也很少把校园恋爱当作未来婚姻的基础。
这部分人多抱有“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观点,大多在感情上经历过刻骨铭心的挫折,属“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型。而这又分为两种类型的人,一类是先结后离的,另一类是多次恋爱失败,但从没结过婚的。先不看离婚给第一类人带来多大的解放,婚姻的破裂或多或少都会给他们心里造成一定的创伤,甚至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而这又会使很多离过婚的人当再次面对婚姻时表现出不自信和缺乏信心,有些人干脆就放弃了再婚的打算。他们不想再受到类似的伤害或打击,而为了解决心里和生理的空虚,“只恋不婚”便成为他们认为的理智选择,如果两人相处的好,便继续下去,反之则不了了之,但又不会像离婚一样涉及复杂的程序,如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等棘手的问题。
第二类人是多次受到感情的伤害,陷入习惯性失恋的怪圈不能自拔者。不管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他们习惯性失恋,但这样的后果对他们造成的消极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从第一次失恋到第N 次失恋,他们的心理发生了非常微妙的变化——从最开始寻找失恋的原因到最终相信命运安排。我的一个有类似经历的同学小K曾经说过:“上天造了我这个风流的种,我为啥不欣然接受?”他们的内心已经麻木,已经习惯于这种无休止的恋爱,他们相信后面还会有第N+1 次……N+N 次恋爱在等着他们。对于他们来说,要想面对婚姻,首先要解决如何终止这种无休止的恋爱这道难题。 这种消极的“只恋不婚”型,这部分人内心深处不是不想结婚,只是由于心里的障碍不得不选择此下策。通过一定的心理疏导,这类人中的大部分还是能走进或再次走进婚姻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