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弱视?
在0-6岁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内,因屈光不正、斜视等外因导致进入儿童眼内的视觉刺激不足够,造成裸眼视力低下且无法通过配镜矫正——不论戴何种眼镜戴任何度数的眼镜,戴镜视力都达不到 1.0——但眼科检查又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或出现与病变不相适应的视力下降,则可判定为弱视。弱视在视觉发育期间均可发生,多在1~2岁就开始。弱视发病愈早,其程度就越重。
近年来,我国儿童弱视比例剧增,相关研究表明,或与大规模推广剖宫产有关;
远视性弱视儿童
弱视的分类:
1、 屈光不正性弱视;多见于远视性屈光不正者。这种弱视因双眼视力相差不多,没有双眼物象融合障碍,故不引起黄斑部功能抑制,所以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后,视力自能逐渐提高,无需特殊治疗,但为时较长。
2、 屈光参差性弱视;因两眼不同视,两眼视网膜成像大小清晰度不同,屈光度较高的一眼黄斑部成像大而模糊,引起双眼融合反射刺激不足,不能形成双眼单视,从而产生被动性抑制,两眼屈光度相差3.00D以上者,屈光度较高眼常形成弱视和斜视。
3、 斜视性弱视;发生在单眼,患儿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常见于四岁以下发病的单眼恒定性斜视患者,其由于大脑皮质主动抑制斜眼的视觉冲动,长期则形成弱视,斜视发生的年龄越早,产生的抑制越快,弱视的程度越深。
4、 先天性弱视;在婴儿期,由于上睑下垂,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或因眼睑手术后遮盖时间太长等原因,使光刺激不能进入眼球,妨碍或阻断黄斑接受形觉刺激,因而产生了弱视,故又称遮断视觉刺激性弱视。目前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