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接孩子放学,走廊里,听到一位爸爸训斥女儿:“今天的作业挨老师批评了吧!我看你那‘闲书’必须得停了!”
不得不感慨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闲书’一词,大概也是我们教育环境下的特色产物吧。在一考定终生,读书只为考试服务的年代和观念里,多少孩子对‘闲书’又爱又恨啊。
‘闲书’这词,我听了多少年,那些年,跟闲书相处的日子又浮上心头:
80年代初生于农村的我,小时候娱乐项目少得可怜。开阔眼界的唯一途径,就是家里那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木杆子竖起的十字天线,除了几个央视频道,收到最多的就是周边的县级电视台。电视剧中间一遍遍滚动播放不孕不育的字幕广告,我问我妈:“男的本身就不会生孩子,干嘛还治疗男子不孕?”答曰:“广告打错了”“哦……”,继续在那被无聊广告割的支离破碎的冗长电视剧前消磨时光,生活中的趣事简直太少了……
幸运的是:我发现了几本做教师的姑姑的‘闲书’。每次从书中抬起头来,我都眼睛晶亮:原来,外面有如此之多的奇妙事!原来,地球如此之大,人们还可以这样生活!从此对书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
无疑,课本以外的闲书,激发了我探索世界的欲望,开拓了我的眼界,树立了我最初的理想。
但是,在那个提倡“两眼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课书”的单一标准评价时代,我读‘闲书’的行为受到父母的合力打压。只要看到我读课本以外的书,她们必定会批评指责:“又看些没用的闲书。”“你考试都得满分吗?!”“还不快背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