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用一部《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汇——“守望”。主人公霍尔顿是一名叛逆的中学生。他整日游荡,逐渐堕落。但可贵的是,在经历了社会的肮脏和丑恶后,霍尔顿却希望成为一个坚守在悬崖边的“守望者”,忠实守护那些在麦田间玩耍的孩子们。
作为旁观者,我们其实比谁都清楚,坚守在悬崖边上的,应该是他的父母。叛逆但本性善良的霍尔顿更应该成为一个“被守望者”而非相反。但在霍尔顿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角色缺位,父母的作用缺失,尽管有学校在行使教育的职责,但没有人“守望”他。
“守望”是个中性的动词,但读出来的时候会感觉到一种恰到好处的母性的温暖。立于“守望”,前进一步是教育,后退一步是看护。“守望”更接近后者,温暖而朴素,细致而坚强。
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教育的发展实际上一直是在被功利化的过程中。而且社会发展程度越高,教育被功利化的程度也就越深。学而优则仕,光耀门楣,为国尽忠从来都是对读书人的要求。母性的“守望”,没有担负这么多沉重的社会责任,却杂糅着爱,理解,期许,付出,让孩子在父性严厉的教化下,旁生出一条新的道路,走向辽远的星辰大海。
〖二〗
公元638年,一个朗月如银的夜晚,岭南新州的乡村里一户普通的卢姓家庭,一名男婴呱呱坠地。没多久,一位行脚僧人上门问候,问及母亲对儿子的期望,是要“九代状元,还是要万年烟火”?母亲抬头望望天上的那一轮皎洁明月,回答要万年烟火。这位善良的乡村母亲虽然斗胆要了“万年烟火”,却也不曾想到儿子后来会成为一个足以撑起中国人整个精神世界长达几个世纪的人物。她只是本能地像守望那轮千载明月一样守望自己美好的初心,也守望着对儿子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