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雨不比江南的雨来得长,来得迷蒙。曾经在异乡的一隅里,听着思乡的歌曲,念着思乡的诗句,迷着眼睛想起故乡的事事物物,故乡的雨总占据了大半的思维。
是啊,故乡在江北,一块鲜为人知的穷乡僻壤。自古江南的雨缠绵悱恻,让文人墨客痴醉,赞美它的文章写了一大堆。可惜百里之外的故乡呢,却从名书巨典里找不到半点的痕迹。
做人总是恋根的吧,所以我无法违心地把江南的雨捧上天去,而把故乡的至纯至拙的雨的忽略不言。是一种天命使然,我必须把滋润我生命根处的雨变成文字,用笔把它描成花,添在中华雨景的百花园里。
雨是有表情的,仿佛一个人有喜怒哀乐。春天来了,江南的雨正值盛季,一如多情女子的泪水,过多哀伤;而故乡的雨来得总是那般及时,春雨如油是它的宗旨,一如伤心处垂泪的男儿,豪壮多于哀伤。我喜欢女子垂泪的姿态,比如林黛玉的娇媚,但是男子之阳刚则更令人感叹。故乡的春雨豪壮得令人珍惜,常常令人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事去为之注目,为之欢呼雀跃。故乡的春雨带得声音—春雷震天响,不似江南春雨哑巴般地单调。这春雷似吟着“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的那位好汉的一声吼叫。在春眠不觉晓的时节,突然被震天的雷惊醒,不免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惊喜和那种特殊的感动。
雨水是地方人食用水的来源之一,俗话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想必这居民的性格也是由这水里汲取的。吴侬软语是绵绵江南的雨的品性,楚腔汉调又是故乡的雨的风格。
雨丝的粗细是雨的性格。江南的雨时常细微的,不必打伞,人们任着尘灰般的雨毛粘着衣服,不必担心着凉感冒。
这雨性子是慢的,不比故乡的雨的快刀斩麻的气势。曾见得故乡暴雨的气势,那种把天地联体的恢弘,那种把天地所有的尘嚣全冲掉的豪壮,那种涤荡夏日烦闷躁热无聊的可爱,让每个注目它的人为之嗟叹,为之狂欢。
故乡的雨带来多少的渴望,多少的故事,在它的滋润下,我们一代一代地生长,绵延不绝。故乡的人以前少得可怜,如今田多人稠,盛世景象,如同几棵小树苗荫出一片浓茂的森林,而这故乡的雨则为浇灌这片森林的甘露。
记得在童年时,为故乡的雨感动过。那是初春,地旱无雨,所有的河沟都漏出了身躯。我们一群孩子自栽的果树都因为干旱,而收拢了叶枝,像非洲的饥童。我们的浇水不能挽回它们枯去的模样,心如火燎。
我在心底默默地祈祷,故乡的雨能早些来,早些来。我祈祷后那个寻常的午后,竟然真的来了一阵雨,就是那么的一阵雨,拯救了我的童心,让我感激不尽,让我第一次劳动的果实重新活了起来。我忘不了那雨后,我的那几棵果树绿如油的光泽。哦,我是多么的感谢故乡的雨。
在我们被夏季的炎热折磨得思念春冬的时候,那铺天而来的乌黑乌黑的云,带来了久违的凉风,带来豪放的号角——电闪雷鸣,带来了那上天的水晶,把我们欢乐找了回来。
人们常把雨水比做大地的乳汁,而大地呢,有把她的一切贡献给了我们。那么,故乡的雨对于我们则又有一种亲情。故乡的雨正如故乡的亲人,比不上大雅的江南的雨,但是它的那份真挚的感情,只有它的孩子们才能体会得到。美不是故乡的雨的外表,正如故乡的贫困,但是那份真那份美永远留它的游子的心中,激励他们奋发。
祝福故乡的雨,故乡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