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拿破仑行经一座森林,那天天气非常炎热,而且正是太阳当空。他觉得口渴,就告诉侍者:“我们不久前曾跨过一条小溪,你回去那里给我取一些水来。”
侍者回头去找那条小溪。但小溪实在太小了,刚才他们的些车子经过,已经把溪水弄得很污浊,不能喝了。于是他回去告诉拿破仑:“那小溪里的水很脏,不能喝了。请您允许我们继续往前走,我知道前面就有一条小河,离这里也很近。”
拿破仑说:“不,你还是回到我们走过的那条小溪。”侍者奉命去了。但是他只是表面遵从,内心并不服气,暗想:水那么脏,再跑一趟也是白费时间。于是他只走了一半的路,就跑回来说:“水还是不能喝,您为什么要坚持?”拿破仑不予解释,只是命令道:“你再去跑一趟!”
侍者无奈,只好从命。当他再次走到那条小溪旁边时,发现溪水像它原来那么清澈、纯净了——污水已经流走,泥沙已经沉淀。侍者笑了,他知道了将军的选择为什么是对的了。当他提着水回来时,跪在拿破仑的马下说:“感谢您,将军。您给我上了伟大的一课——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
是啊,人生也是这样。生命的河流可能有时会被污浊,但那并不是永远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终将归于清澈。因此,成功往往始于坚持与耐心,而失败则大多由于急躁和武断。在那成与败之间,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空灵的心,有一条纯洁的生命的河流。
[得分点品评]
借用一个经典的小故事,阐明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作者善于摘取素材也善于联想,让作文于轻松的氛围中写出了让人深思的道理。灵活的从已有材料中灵活摘取我们作文所需要的素材是一种巧妙的“投机”。看作文前五个自然段,绝对不会是考试自己在考场上一时生编的故事,而是从平时广泛的阅读和积累中撷取有用部分,根据需要适当润色后成为了作文的内容。著名作家刘墉的不少哲文小品,也就是这种模式的。如果只是单纯的摘引故事,那作文并没有获得高分的筹码。考生的高明之处在于善于联想,由拿破仑这个关于溪流的故事联想到人生,将河水的流动和生命光阴的流失联系起来,阐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浊终将归于清澈的道理,并呼吁人们应该有一颗空灵的心,纯洁的生命之河。这样,作文就有了一种耐人寻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