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军队中,派系林立,争斗不断,互不相让。其中最有实力、装备最为精良的部队,当属**的嫡系部队,作为自身的势力保障,**自然是要倾尽财力物力大肆培养的。
**手下五虎将之一的卫立煌,天子门生第一人的胡宗南,黄埔军校第一期生的杜聿明,都可以说是**所倚重的嫡系将领,三人所属的军事集团也就成为**势力扩张的重要王牌。
这三个军事集团中的重要幕僚,也就是三支军队的参谋长,被称之为“三大参谋长”。
三人分别是卫立煌集团的郭寄峤、胡宗南集团的盛文、杜聿明集团的赵家骧。
郭寄峤(1899-1998)
郭寄峤,原名光霱,安徽合肥人,原籍舒城县桃溪镇,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
郭寄峤早年考入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军官学校就读,后升迁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炮兵科。毕业后,郭寄峤被安排入军队历练,因为成绩优异,升迁很快,之后,他又被保送入陆军大学、国防大学将官班深造。
在陆军大学学习期间,郭寄峤结识了老乡卫立煌,并就此成为好友。1931年,郭寄峤受邀进入卫立煌所部工作,开始了长达十一年的参谋长生涯。郭寄峤一直跟随着卫立煌,随着卫立煌职位升迁而升迁,也深深地影响到了卫立煌的军事指挥。
1936年,西安事变时期,郭寄峤随卫立煌来到西安,后被张学良所软禁,直到事变解决后才被释放。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郭寄峤先后任第十四集团军参谋长和第一、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长、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司令部参谋长等职。期间,他协助卫立煌参与了忻口战役、中条山战役以及一系列抵御日军的防御战。
抗战时期的郭寄峤在指挥大兵团作战方面,很有一手,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被誉为“第一参谋长”,就连**都对他另眼相看,在一次军事会议上,称郭寄峤为“标准参谋长”。
1942年,郭寄峤被调任为重庆卫戍副总司令,这是他脱离卫立煌“单飞”的开始。之后,郭寄峤又先后出任了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代理新疆省政府主席、国防部参谋次长等职。
1949年,郭寄峤跟随国民党军队前往台湾,先后出任了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国防部参谋次长、国防部长、行政院政务委员、国策顾问等职。1998年,郭寄峤因病在台湾去世。
盛文(1906-1971)
盛文,字国辉,湖南省长沙人,胡宗系南军事集团高级将领。
盛文早年曾经考取过黄埔军校的一期,但因家人反对而错过没能为自己捞够资历。等到他读完大学,再次进入黄埔军校,他已经是第六期步兵科的学员了。起步较晚,发展也就慢,他先是在军队中做着基层军官,后得以逐步提升,被保送入陆军大学第十期进修。
从陆军大学毕业后,盛文被任命为第10师参谋处主任,开始参谋工作,后为胡宗南赏识而得以提升,先后出任了天水行营参谋处处长、第34集团军参谋长等职。抗战时期,盛文不仅幕后参谋策划,还亲身参与了太原会战、晋南阻击战等。
1945年后,盛文先后出任了第1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长、西安绥靖公署参谋长,为胡宗南出谋划策,提供多项作战计划。1947年进攻延安的作战战略,他就是主要的筹备者及执行人,当然事后看来成效极其不理想。
1949年,盛文升任成都防卫总司令仍兼军长。这时候,国民党军队的形势已经很不乐观,没多久后,盛文所属军队几乎耗尽,只得逃亡台湾。在台湾,盛文被委以“国防部”参事虚衔,于1965年退役。
之后,盛文还出任过六国饭店董事长等职,于1971年因病在台北去世。
赵家骧(1910-1958)
赵家骧,字大伟,河南汲县人,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追赠)。
赵家骧,早年曾就读于河南汲县两等小学校、中华大学河南分校中学部、省立第二中学,报考过北洋军阀吴佩孚的幼年兵,直系战败后,一度被俘入东北军,后保送入东北讲武堂辽宁本校第九期步兵科深造。
毕业没多久后,赵家骧成功脱离东北军,加入到北平的国民党军,先后出任了参谋、营长、副团长、参谋主任等职。1936年,他考入陆军大学第十四期,毕业后为同学邀请出任第二军少将参谋长。
之后,赵家骧曾升任为十一军团参谋长,参加过武汉保卫战。1942年,他被调任为第五集团军参谋长,成为杜聿明的得力助手。1945年,赵家骧跟随杜聿明前往东北战场,出任了东北保安司令部参谋长。
1947年,赵家骧被安排到卫立煌部任“剿匪总司令部”参谋长。1949年国民党败退,赵家骧跟随去往台湾,后出任了“陆军总部”参谋长、“第一军团”中将副司令兼参谋长、“金门县防卫司令部”副司令官等职。
1958年金门战役中,赵家骧为炮火炸死,后被追赠为陆军二级上将。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