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海带,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已是在平常不过的菜了,但在二十世纪50年代那会吃上他们并没有那么容易。
曾呈奎,号泽农。1909年6月18日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灌口镇李林村。1915年,6岁的曾呈奎进入了厦门鼓浪屿福民小学学习。1922年考入寻源中学英语部读书。1926年底,国民革命军赶走了北洋军阀,进入福州市。曾呈奎参加了收回教育权的爱国运动,因此第二年3月,被校方开除。就这样一个被开除的学霸,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促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紫菜生产国。
紫菜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用海藻,味道鲜美可口,又具药效。但在50年代以前,人们不知道紫菜孢子的来源,只能凭经验和运气从海水里收集孢子来养殖紫菜,不能科学地用人工控制生产。如果掌握了孢子的来源,便可像农民在土地上种庄稼一样在海洋里种紫菜。
日本两派学者都认为果孢子萌发长成为紫菜。但一派认为果孢子在春夏期间休眠于海底,到了秋季才漂浮起来;另一派则认为果孢子一离开母体即萌发为小型紫菜,秋季小型紫菜放散单孢子。1949年,英国藻类学家K.M.特鲁(Drew)完全否定了日本学者的结论,证明了紫菜的果孢子萌发成为一种微小的丝状体——壳斑藻,生长在死软体动物的贝壳里,它并不是以前人们认为的是另一种藻。壳斑藻是如何成长为紫菜的?英国、日本等国的藻类学家都在努力研究,但又都未得出结果。曾呈奎带领他的助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刻苦深入的研究,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并于1954年9月和1955年3月在《植物学报》上公开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