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霜没有很特别的印象,原因很简单,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虽然也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样的绝美诗词意境,比之于升级版的白雪皑皑,霜美得不彻底,也冷得不彻底。
而且转瞬即逝。
某个深秋的早晨,起床后哈一口气,玻璃窗上起雾了,习惯性地用手指在雾气上写个字、画个涂鸦,多是当时的情绪反应,接着反应过来的是:该准备过冬啦。
霜降是秋的最后一个节气,却往往迫不及待地让冬意显山露水。冬藏季节来到,连情绪也是要懂得沉淀下来的,此为“应时”。应时而动,应时而息,尊重自然规律,就是尊重自己。
户外的植物叶片,清晨蒙上了一层薄纱,那薄纱如此匀称地披覆着。只在叶子边缘处,霜意略重,于是叶子便像是被特意勾勒了微白边缘,景物呈现出特殊的滤镜效果。
这低调微妙的滤镜效果转瞬即逝,初日乍升,便蒸发成空气,消失得无影无踪,成了深秋凌晨的昙花一现,也只有既有心又有情怀又早起的人儿,才会去细细观赏,如此之人,凤毛麟角。
若是在农村,有田地菜园、开阔空间,凌晨,吸着清爽凌厉的新鲜空气,感受必会不一样。先生家老屋未拆前,霜降的清晨,婆婆第一时间去菜园里收割青菜,那些霜打的青菜,是串起一日里三餐荤素的好搭配。现下农村的饮食也多以肉食为主,遇上逢年过节更是腌腊熏酱一起上,就算不谈健康问题,吃多了必定腻味,一盘炒青菜、一锅豆腐窝青菜,青白可鉴,成了每次家宴的最后抢手菜。
更不要说霜打的青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