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中医如何看?
「肝胆相照」是中国人十分熟悉的一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两人关系密切、相互照应,由此也可以看出肝、胆之间的关系非同寻常。而这个词从中医学的角度讲,肝与胆确实是一对「荣辱与共」的器官。
中医有「五脏六腑」之说,肝属「五脏」,胆属「六腑」。
首先,在位置方面,肝、胆同居于右胁下,胆附于肝。
其次,在经络方面,肝经与胆经互为表里经,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
二者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又相互影响。
在生理方面,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使脏腑经络之气运行通畅;主藏血,有储藏调节血量的作用;喜条达而恶抑郁,称为将军之官,凡精神情志之调节功能,与肝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食物的消化吸收除脾胃运化外,还要借助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因为胆汁是参与饮食消化和吸收的「精汁」。胆汁乃肝之余气所化,其分泌和排泄受肝气疏泄功能的影响。
肝气的疏泄功能正常发挥,全身气机调畅,胆汁才能正常分泌与排泄,倘若肝气的疏泄功能失常,出现肝气郁结或肝气上逆,胆汁则不能正常分泌与排泄,可导致胆汁淤滞,影响食物消化吸收。患者可出现腹痛胀满、饮食不化等症,重者可见高热、潮热、腹部绞痛,胆汁郁滞日久,则易生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