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之甲午战争,是近代中国史上决定国运的关键一战。甲午之战败,可以说扯下了清朝最后一块遮羞布,露出内里残破不堪的景象。西方列强为了防止日本在中国一家独大,纷纷来华索取租借,导致晚清中国之殖民地化迅速加深。
在甲午战前,清廷渐次削平太平军、捻乱、回乱,一手洋务运动搞得风生水起,朝野上下都沉浸在“同光中兴”的美梦中,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
当时中外有许多人认为,大清削平内乱,重回正轨,并且效法西方大力发展洋务,不数年将重回强国之列。只有极少数的人,对当时的局势保持清醒的认识。所谓的“同光中兴”,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清朝所面临的内忧外患,实际上比二三十年前对抗太平军时更加凶险。
光绪十一年(1885年),恰为甲午大战之前十年,后来战争中中日双方的关键人物——直隶总督李鸿章和日相伊藤博文,在天津有一次会面。伊藤博文此次来华,主要是与清方就朝鲜“甲申政变”的后续事项进行谈判,最后双方签订了《天津会议专条》,就撤兵一事达成了协议。
此次会面,伊藤博文给李鸿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条约签订后,李鸿章给清廷的总署,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寄去了一封信,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伊藤博文)久历欧美各洲,极力模仿,实有治国之才。……大约十年内外,日本富强必有可观,此中土之远患而非目前之近忧,尚祈当轴诸公及早留意是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