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谈的是一个比较另类的话题,最近笔者一直在读德国强占青岛的各种资料,一个问题始终困扰读者,到底是谁第一个提出青岛的价值。
当然青岛是我们今天的概念,时间回到19世纪末,青岛只是一片渔村和滩涂,说句不好听的话,今天找这么个地方,你说这是良港口都没人信,不是别的,因为没有水文资料。考虑到当时清国情况,水文资料什么的显然是不可能有的,那么总要有个人来找到水文资料才行。
这种大仙总是有的,德国地理学家弗雷德里希 冯 里希特霍芬男爵一生主要成就就是在东方进行地质考察。与今天的地理考察不同,当年的地理考察都是由国家出钱资助,当然也是为了各列强扩张服务的,因此,此类考察集中在军事、政治与经济领域,今天大家熟知的地缘政治概念雏形也诞生在这一时期。
这位里希特霍芬男爵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战机王牌“红男爵”里希特霍芬的叔父。曾经多次到中国,号称中国西北通,通过对中国西北地区的考察,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并在当时一炮走红。但是,当时他提出丝绸之路可不是什么褒义词,而是与德国等国组成的钢铁之路形成对比,认为丝绸之路是一条奢侈之路,沟通起他心目中的几个奢侈腐朽之地——罗马,巴格达,中国。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德意志刚刚统一,形成了特殊的高人一等的民族心理,但客观上确实帮助我们发现丝绸之路这条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不朽之路。
同样是这位里希特霍芬,他是德国最早发现胶州湾战略意义的人,1860年,当时还是普鲁士海军的三艘战舰Arkona、Frauenlob、Thetis在胶州湾下锚停泊,这件事被里希特霍芬注意,他随即考察分析了胶州湾的战略地位,随即,他在报告中提出,胶州湾地区将成为该地区重要的商业中心。
当里希特霍芬的报告回到柏林时,引起德国海军部的浓厚兴趣,长久以来,他们一直在寻找亚洲的立足点,特别是威廉二世皇帝提出德国要阳光下的领土,俾斯麦时代扩张的巨大殖民地看起来很大,问题是都是老少边穷地区,与皇帝的愿景完全不同,想要建立一支纵横四海的海军,首先需要海军基地,青岛的战略地位就这样被里希特霍芬的发现提到了德国的庙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