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要做事,人们常常愿意拉开架式,所谓“像不像,三分样”。一般不考虑这件事的影响如何,总喜欢先造一个声势。其实,声势大的事情,成果未必大,并且有的事情声势大了效果反而不好。有些人干大事并不显山露水,他们认为,一切形式都都应该为内容服务。只要事情的内容需要,外在形式或隐或显并不重要。
北宋名将李允则就是这样做的。
李允则(953—1028),字垂范,北宋并州盂县(今山西境内)人。小时候,他就以聪明、有胆略名温乡里。做官以后,带兵驻守雄州,把雄州治理得井然有序,人民安居乐业。
雄州(大致范围为今河北雄安新区)是北宋与契丹(辽朝)之间的边境重镇,是北宋北面的门户。雄州城虽然不大,但城内人口不少,边境上的贸易十分活跃,战略位置尤为重要。
有一天,李允则检查防务,他登上了北侧城墙的高楼。城墙外,稀疏的林木间住了十几户人家。李允则指着那些住户问手下的人:“这些人是从哪里来的?”
守城军官忙上前回话:“将军,他们原是城中的百姓,因城内人多,住得拥挤,前不久他们在城外盖了房子,搬出去住了。”
李允则默不作声,答话的军官停了一下,接着说:“士兵们曾去劝他们回来,他们不肯,说是绝不会到对面的辽国去,住在城外也一样是宋朝的百姓。”
守城军官的话使李允则陷入了沉思。
宋朝和辽国有很长的边界线。过去,两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公元986年,宋太宗乘辽国圣宗年幼,萧太后摄政,发动了著名的“雍熙北伐”。宋朝著名将领杨业就死在这次战争中。雍熙北伐失败后,辽军气焰嚣张,不断南下侵犯宋朝边境,宋朝君臣苟且偷安。公元1004年,辽军大举进犯,宋真宗起用名相寇准,力主抗辽,才阻止了宋朝皇帝南逃的想法。但因当朝皇帝不思进取,在军事条件十分有利的情况下,签订了“澶渊之盟”,宋朝以每年送辽国十几万两白银、二十万匹帛绢的代价,换来了双方不得逾越边界的盟约。现在两国相安无事多年,尽管边境贸易十分活跃,但由于各自民族风俗习惯不同,双方人口都分别居住,互不相扰。
“不能让百姓住在城外。”李允则自言自语着下了城楼。但是,怎样让老百姓住到城内呢?李允则边想边走出了北城门。
把城墙向北推移,是最理想的办法,但辽国会同意吗?反过来说,城内确实人口多,活动空间狭窄,怎么办呢?李允则边走边想。
“大人,东岳庙到了。”随从的提醒,打断了李允则的思路。他猛一抬头,一座古庙就在眼前。这是雄州城北门外的东岳庙,年久失修的破庙早就断了香火,不少百姓就在古庙附近建起了自己的房屋。看着眼前的一切,李允则忽然大笑道:“有主意了!”
几天后,一个银制的大香炉摆在了东岳庙的供桌上,几个僧人也开始打扫庙宇。街头巷尾的人们都在说:“东岳庙又要起香火了!”谁知,才过了两天,银香炉不见了。僧人们急忙报告了官府,李允则派人贴出悬赏告示:有找到银香炉者,必重赏。布告不仅贴在东岳庙,连雄州城和对面辽国的城墙上都贴上了悬赏布告。一时间,契丹人都在寻找那只银香炉,以便到雄州城领赏。
过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人找到那个银香炉。于是,东岳庙门口出现了新告示:“鉴于东岳庙曾遭偷窃,必须认真加以保护。官府决定,抽调民夫垒石砌墙,将庙围起来,每户抽一人,三日内在此报到……”人们围在告示前读着、议论着。
墙基很快就垒出来了,除了围住东岳庙外,还向东南、西南两个方向延伸,一直接到了城角上。住在庙旁边的老百姓见了,纷纷出来帮工,工程进度极快,不到十天,一段新城墙围住了东岳庙以南的空地。
契丹人饶有兴致地在城上看着宋朝人为一座破庙劳民伤财,而宋朝的君臣、百姓却在为李允则的智慧欢呼雀跃。要知道,扩大国土常常要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呀!
李允则未发一兵一卒,既达到了扩展北城的目的,又没有给契丹人留下什么口实。其成功之处就在于恰到好处地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需要造势时,声势造得铺天盖地,街头巷尾口耳相传还不够,还要把告示贴到对方的门口;需要悄然行动时,一点声息也没有,十天之内悄然垒出一段城墙,达到了扩大旧城面积的目的,实现了既定的目标。
与李允则相比,那些做事一定要拉开架式,追求形式不注重内容的人不是太缺少智慧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