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多大修,2018年10月,故宫(紫禁城)南、北、东三面城墙对游人开放。 整修后的城墙顶部都铺设的木制栈道,供游客行走观光。游客可从午门登城游览完雁翅楼后,沿栈道向东到东南角楼,再转至东华门,最后经神武门到西北角楼。这一路途大概2500米。
此次游览,我选择了这样线路:进午门,左转进“熙和门”游览西部区域,看武英殿、断虹桥、十八槐、慈宁宫、养心殿之后到卸花园,出承光门后,登神武门上城墙后走栈道东至东北角楼,之后到东华门和东南角楼,下城墙,再经协和门沿中轴线参观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乾清宫、天一门,出神武门。
故宫(紫禁城)城墙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建成于十八年(1420年),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宫殿城墙。
故宫(紫禁城)这个巨大的城墙,整体呈一个长方形,城墙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总长度为3437.6米,城墙顶宽6.63米,底宽8.55米,高9.3米,主体结构为内以夯土为核心,外包砖砌体形式,四个方向开有四座城门,城门上建有城台和城楼,四隅设角楼。
城墙上容得下6匹马并排行走,之所以这么造,主要还是为了坚固考虑,同时也兼顾美观。
故宫(紫禁城)城墙用砖质地细腻、坚固,依据故宫展出相关资料介绍,每一块砖从筛选到最后烧制出来大概需要130天的时间;每块砖上都必须刻上施工工匠和监工的姓名,以便追责。砌墙采用磨砖对缝工艺,达到严丝合缝,然后灌上白灰浆和糯米汁混合制成的粘合剂,整个城墙即成为一个整体,牢固无比!
故宫(紫禁城)城墙有4座城门,分别是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神武门。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通高37.95米,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其前有端门、天安门,后有太和门。
东华门是故宫(紫禁城)东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 东华门靠近太子宫,是专供太子出入紫禁城的,所以东华门上只有8排门钉。清朝皇帝死后梓宫由东华门出入,因送殡迎灵都由东华门出进,所以东华门俗称"鬼门"。
西华门是紫禁城的西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出西华门,正对皇家园林西苑。清代帝后游幸西苑、西郊诸园,多由此门而出。 清朝末期,庚子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京城,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一行即由西华门离宫,仓皇西逃。
神武门是故宫(紫禁城)的北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 总高31m,神武门面对是景山。1644年3月20日黄昏,明朝崇祯皇帝就是从此门逃向景山自缢而死。
故宫(紫禁城)城墙四角各有一座造型非常奇特的角楼,有军事瞭望之用设计亦十分精巧,共有3层屋檐9梁18柱28个翼角72脊。角楼坐落于厚城墙之上四周围以汉白玉石栏杆,台基楼梯分上下两层。
相传明成祖朱棣(1404─1424年)曾梦见一座9梁18柱72脊的角楼,并下令于9天之内照样设计,否则工匠便要杀头。工匠均想不到如何设计。就在这时有一老人手提个设计精巧的蝈蝈笼走过,该笼恰巧共9梁18柱72脊,匠人们灵机一触按这个蝈蝈笼设计了角楼,匠师们认为这个老人就是鲁班师傅下凡指点。
我围着角楼转了几圈,角楼里也转了好长时间,才数清了角楼18个柱子,但没弄清楚9梁和72脊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