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视剧的不断推陈出新,各种宫廷戏主打的电视剧,赢得了荧幕上火热的收视率,“包衣”这个词也渐渐的被大家所熟知。那么,包衣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东西呢?
具体的解释如下:
“包衣”,它的全称是“包衣阿哈”,早期在满洲贵族的口中,就是对“家奴”的称呼。随后,发展成清朝的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成为了“皇室家奴”的称呼。其中,上三旗的包衣由内务府管辖,服侍皇室;下五旗的包衣分属下五旗的王公贵族。
因为,包衣这个群体是皇室家奴,所以,他们和普通家奴并不相同,其区别主要体现在身份和地位上,以至于,在大清时期,包衣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
在清朝年间,包衣的主要来源有这几个方面:
首先,就是皇室家族历代就存在的世奴,也就是我们口中所谓的“家生子奴隶”;接下来,就是因为触犯了某些刑罚而背负了罪名,最终,被处罚沦为了奴隶;还有就是,普通平民生活没有了希望,或者被卖身成为了奴隶者;最后一方面,就是战争中的一部分俘虏,随后,成为了奴隶。当然,这些都是主要的包衣来源,其他来源也都存在,但是,并不占据主要。
所以,我们可以得知,包衣群体并不一定全部是满洲人,当然也包括其他民族。但是,包衣中的汉族人则是:不属于汉军八旗,也不属于汉民,所以,他们被人们叫做“包衣汉姓人”。也就是说,他们还是属于满洲人,身份和平民不同,属于包衣。例如:曹家隶属于“包衣旗鼓佐领”,《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其生前就属于包衣汉姓人。
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政权的不断完善,满洲人相对来说比较少一些,兵力问题则成了一个大阻碍。所以,当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包衣群体中的一些青壮年被选拔出来加入了军营。从此,这些人摆脱了下人的奴役贫苦生活,开始走上战场建功立业。
由于,当时的清朝贵族统治阶级都是满洲人出身,对汉人有一种天生的抵触感,信任感不强,所以,朝廷上下的重要职务都是满洲人担任。但是,中国的土地可想而知,疆域辽阔,管理起来真的很费人力,所以,这使得统治阶级的家奴们被派上了用场。
还有就是,明朝的腐朽败亡,明朝太监们则特别“与有力焉”。清朝皇帝入主中原后,有鉴于此,所以,在承袭明朝各种制度的同时,却先将太监们管事的二十四衙门加以删并,最后,撤除,而改设内务府,以皇室家奴——上三旗里的包衣——最终,代替了太监的各项执事。
因为,统治阶级一般认为:用自己的人比用外人可靠一些。至此,包衣群体就开始走向了官场,很多包衣人都在之后成为了朝廷重臣,身居要务。虽然,这些有所成就的包衣官员改变了之前的面貌,变得风光体面,但是,终究改变不了自己身份为包衣的事实。
他们在统治阶级眼里依然是家奴,还是得服从上面的安排与命令。所以,包衣身份的人并没有随着职位的提高而有所改变,清王朝持续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始终都是统治阶级的家奴,直到清朝的灭亡。
也就是说:虽然,出身包衣的这些官员们,有的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但是,他们来到自己的主人面前,依旧是家奴的身份,行的是家奴之礼,俯首帖身,侍奉自己的主人。举个例子说:当时,嘉庆年间的大学士松筠,身居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但是,当他回到当时的蓝旗旗主家办丧事,依然是本分的给自己的主人哭丧,下葬。
此外,每年内务府都要举行的选秀活动算是比较典型,内务府每年都要从包衣三旗中选取包衣秀女入宫,成为侍奉的宫女。这些女人的地位往往非常地下,远远低于户部选拔而来的秀女。哪怕你是哪个朝廷高官府出来的千金大小姐,只要是包衣籍的身份,那么,你就要以包衣所进行的选拔制度进行,然后入宫,做你身为家奴应尽的义务。
清朝时期,家奴的身份虽是世代相传,但是,也是有可能改变的,当时被称为“抬旗”。也就是皇帝因为某些包衣官员有着重大功绩,最终,给予他们的嘉赏,废除他们的包衣籍,抬升为“满洲八旗”。不过,抬旗并不像现在的电视剧里那么频繁,那么容易。
当时,清朝真正得到抬旗待遇的人并不是很多,大多数都是后宫妃子的家族抬旗,依靠卓越功勋抬旗的相对很少,普通包衣官员的话更是少之又少。当然,抬旗并不仅仅局限于包衣群体,一些汉军旗也可以抬成满洲旗。
说到这里,清朝所建立的“包衣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满洲奴隶制度的另一种发展,称不上新的有意义的制度体系。这种体系只不过是更加稳定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所以,被统治阶级们长时间的保留着。
而且,身为包衣群体,经常和统治阶级贵族长时间近距离接触,免不了给得到一些常人难以企及的巨大利益。因此,有着包衣身份的人并不会因为自己是包衣而感到羞耻,反而,他们觉得:这是一件让人欣喜得意的事情,能做皇室家奴则是一件无比骄傲的事情。
这也算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畸形的产物。
参考资料:
【《文献论丛》曹宗儒《总管内务府考略》、《满族的阶级分化与社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