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二战史的人都知道纳粹党卫军是一直以“狠”著称的的部队,是“元首”最为看中和倚重的队伍,单从战力来讲,他们可谓优秀。
但是,这样一直纳粹的最核心部队,却并非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实际上德国人在其中只是“少数分子”,其中将近三分之二是外籍军人,绝对的“多国部队”。图中为查里曼大帝武装掷弹兵师士兵。在最初,党卫军确实以德国人为绝对多数,但是随着德国在战场上的减员攀升,党卫军不得已放松了兵源标准,从占领国、盟友国和中立国的征召的志愿者被大幅录用。图中为穆斯林圣刀师士兵。
他们的战斗力可不像中国战场上的“伪军”那样无力,相反,这些人在战斗中以强悍著称,甚至在纳粹即将倒台的“艰难岁月”里,很多外籍党卫军依然愿意拼死一战。图中为虎军团士兵。
希特勒有其独特的眼界,在他看来,这些外籍军人都是标准的\"叛徒\",假如德国战败,他们的下场很好预见,所以一定会死战。而德国军队反而会逐渐出现失望和厌战情绪,事实上希特勒的看法在战争末期确实得到了体现。图中为自由阿拉伯军团士兵。
其实,外籍士兵参加党卫军也有他们自己的算盘。他们需要借力阻止欧洲的赤化,德国是他们抵抗苏维埃的筹码,他们和纳粹之间是赤裸裸的互相利用罢了。图中为北非穆斯林军队士兵。
而对于对于纳粹和希特勒来说,这样一场标榜着为“雅利安”民族开拓生存空间而发动的战争,到最后却要仰仗其他民族的力量才能苟延残喘,真是莫大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