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红衣大炮”大显神威,领先西方2百年,为何到清朝落寞了?
虽然不想承认,但是在明朝末年,我国的火器发展就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哀。
“红衣大炮”到底来自何方?
公元1553年,葡萄牙人开始在澳门地区大规模定居,甚至在公元1557年,也就是嘉靖年间,聘请铸炮专家建造了“卜加劳铸炮厂”,明朝末年大规模引进该厂铸造的“前装滑膛加农炮”,多次挫败了后金努尔哈赤的进攻,但是该炮在当时的明朝被称为“红夷大炮”。
可叹明朝火器制造技术也非常的先进,也仿造出了“红夷大炮”,但是却不够重视,没有封锁技术,最终被在“红夷大炮”上吃了大苦头的后金仿造成功。
公元1631年,被后金俘虏的汉朝工匠刘汉,成功仿制“红夷大炮”。
“红夷大炮”的“夷”,自古以来就是轻视少数民族的一个称呼,后金“红夷大炮”虽然正式的名称是“天佑助威大将军”,但是普遍改称“红衣大炮”,并且技术比明朝还要先进。
所以非常悲哀的是,明朝虽然是中国最早仿制成功“红夷大炮”的,但是握着一把好牌却不知道怎么用,竟然被后金、满清后来者居上,凭借60门红衣大炮完成了改朝换代的大事。
后来清兵入关,“红衣大炮”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清兵能够的打进山海关,固然有李自成与吴三桂内战的原因,但是与当时满清所拥有的60门红衣大炮,也有极大的关系。李自成的大顺军在红衣大炮的轰击之下,死伤惨重,不得不狼狈地逃回北京,一路逃窜会西安。
满清入关后,南明政权能够轻易地被打垮,也与“红衣大炮”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巨城比如扬州城,在“红衣大炮”的攻击之下,轻易的被攻破,导致血流成河。
清朝火器发展在康熙朝之后就逐渐受到压制。
在康熙“平定三藩”坐稳江山之前,清朝还是非常的重视火器的。甚至于康熙为了“平定三藩”重用比利时人南怀仁改造火炮,并且有专门讲解西方制炮理论的书籍《神威图说》。
但是在康熙坐稳江山以后,志得意满,为了满清世世代代坐稳江山,大力压制火器发展。甚至康熙时有个天才发明了早期的清朝“机关枪”,但是却被康熙无情的流放了。所谓“千金买马骨”,就是想要获得朝廷的公信力,但是康熙做的这一手,彻底使人才失去了为国家尽忠,发展火器的动力。再加上满清信奉所谓的“马上取天下”,更是大力压制火器发展。
之后的两百年,正是西方国家开始工业革命,大力发展的阶段,于是西方国家闷头发展,与清朝的闭关锁国形成了鲜明对比,“红衣大炮”已经跟不上潮流,无法抵御西方的坚船利炮了。
谢谢你颜值这么高还来看小编的文章,如果觉得本文有帮助的话,请劳烦为小编点赞及转发,以示鼓励,如果觉得意见不足,欢迎大家发表评论。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