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悠久,封建社会漫长,所以地下埋藏的文物极为丰富。但是自从明定陵事件后,我国不会主动发掘任何帝王墓葬,即便普通的古墓也必须是保护性发掘和抢救性发掘。因此任何考古发掘工作必须基于保护文物的前提!
考古悲剧不可再次上演
1956年,郭沫若以考古发掘的名义打开了明定陵。没有想到的是,由于考古技术不成熟,所以大量的文物在这次考古事件中被毁,无数的珍贵丝织品瞬间氧化变质、霉变板结。也因此这次事件也成为了我国考古历史上最大的悲剧。
同样到了今天,我们的考古技术依然达不到挖掘秦始皇陵的条件。1974年发现秦始皇兵马俑时,人们怀着兴奋的心情将这些兵马俑全部挖掘了出来。刚刚出土的兵马俑色彩鲜艳,但很快这个鲜艳的色彩因为氧化全部脱落消失,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土色陶俑。
有了以上诸多的考古教训,后人必须明白一件事,如果考古技术不达标,不仅是秦始皇陵不能开启,其他任何陵墓也必须如此!秦始皇陵墓规模巨大
秦始皇陵在嬴政13岁时开始营建,这一年是公元前247年,从此之后皇陵的修建贯穿了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直到公元前208年才修建完成,所以整个秦始皇陵的修建耗费了39年的时间。
在这39年的时间中,前26年仅仅建造出了皇陵的基本轮廓。等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征发了72万人为其修建陵墓,多的时候甚至超过了80万人修建陵墓。如今我们看到的秦始皇陵,占地面积超过了56平方千米,是故宫面积的78倍,是梵蒂冈面积的128倍。
考古发掘不同于盖楼挖地基,秦始皇陵墓上内的封土必须一点点的挖去,如此巨大的面积,发掘的工作量可想而知。而考古的巨大投入,将来的成本收回又是一个问题。所以秦始皇陵的发掘实际上是一个劳民伤财的事情。地宫内水银问题
《史记》中记载,秦始皇陵内除了大量的奇珍异宝,最多的就是水银。秦始皇甚至以水银为江河湖海,可见地宫内部水银的含量之高。
上世纪专家对于秦始皇陵地宫做过一次深入的探测,发现秦始皇地宫上的封土汞含量异常,并且推测地宫内的水银超过了100吨,因此证实了司马迁《史记》中记载情况属实。
众所周知,水银是剧毒物质,如果打开地宫后处理不当,皇陵周围的环境和人员全部都会收到牵连。没有人可以担负起这么大的责任。
最后还有一点,现在秦始皇陵每年的门票收入超过了8亿人民币(2017年数据),其周围的服务业收入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如果贸然开发皇陵,这原有的经济产业必然遭到破坏,这个损失又该如何弥补。
有鉴于以上的种种原因,秦始皇陵在近百年是不可能会发掘的。内容来源于悟空问答,如有侵权,联系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