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
隋朝末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劳民伤财,致使老百姓民不聊生,尤其是对于老百姓的欺诈和压迫,逼的老百姓是走投无路,天下豪杰纷纷拔杆而起,涿鹿中原,晋阳就成为藏龙卧虎之地,风云疾会之所。许多英雄豪杰麋集于唐国公、河东抚慰使李渊周围,酝酿着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事,武士彟就是其中一个“积极分子”!
武士彟
武士彟生于公元557年,卒于公元635年,字信,出生地为晋阳文水县。也是赫赫有名武则天的生身父亲。武士彟的家庭在当地属于富商人家,在当地主要是做木材生意,兼营当地土特产(皮毛、核桃、大枣、山鸡等等)。有关文献记载:“士彟,自幼才气详敏,少有大节,及长深沉多大略,每每读书见扶主立忠之事,未尝不三复研寻,定以慷慨为志”。见《册府元龟》。步入青年后以“贩卖木材为业,因而致富于财”。
然而自汉魏以来,门阀观念甚浓,光宗耀祖的观念更加强烈,到了隋末越发显得重要,所以庶族地主、商家之类,虽然你是家财万贯,但对于一个家族来讲也难人士族豪门之列,类似武士彟这样的家庭也只能归类于“微贱”或者是“寒门”之类。于是武士彟虽有大志,也只能是空有一腔抱负而无以进升。顶大也就混了一个“鹰扬府”队内一个小军吏而已。用现代语形容就是衙门里一个小队长。
李渊
隋大业十一年,陇右士族之子李渊出任河东抚慰使,也作晋阳留守使,驻守晋阳,主要任务是防止突厥南侵。李渊在晋阳驻守期间经常巡游于并州、汾州、交城、文水之间,由于武家在文水当地是有名的经商大户,也是富裕之家,更是乡绅之家,所以李渊途经文水时就歇息在武士彟家,晋阳人的天性是什么?就是待人热情、厚道。李渊住在武家感觉比住在自己家都舒服、都温暖,人常说家是心的港湾,李渊当时就有切身体会。一方面李渊感觉挺好,另一方面武士彟也确实尽心尽力去招乎了李大人,李渊也心里有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及两人的实际交往,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李渊通过细心观察也发现武士彟胆识兼备,便于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推荐其任留守府行军司铠参军,服务于自己左右。于是武士彟的政治生涯从此开始,步入叱咤风云的士途阶段。
当世之时,隋朝大业之势分崩离析,反隋起义大军纷纷四起,国之大厦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关键的问题是人心涣散,怨声载道。武士彟洞察天下大势,悄悄地劝李渊举义旗开始创业之举,以图天下。这时武士彟采取了几条措施:
一、将自家几代人的“积累”全部拿出来支援李渊,那么武士彟到底给李渊贡献了多少银子至今还是个历史谜团!
二、通过他的朋友裴寂、刘文静一起开导李渊抓住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人常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并且和李渊多次蜜谋,运筹帷幄最后达成共识!
三、建议李渊开仓济民,“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武士彟理解的比李渊深刻。
四、鼓动李元吉设计把隋炀帝安插在李渊身边的“眼线”高君雅、王威“解决”掉。
五、起草举兵缴文,刻制印符,召诰天下,向李渊汇报,岂知城府颇深的李渊,感觉时机并不成熟,唯恐泄密招来杀身之祸。反而耐心地劝导武士彟:“请以后再不要提及这事,兵书、印符都是国之禁物,那有随便刻制的道理?但是你的真情厚意我心领啦!如果将来能得天下,我当与你分享富贵”。武士彟嘴上没说,心里说好厉害的李大人呀!
没过多久李渊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决定举义旗反隋,推翻这个混庸的隋炀帝。武士彟即聚集银子,交给李渊充做军饷,并且频繁来往于裴寂、刘文静、长孙顺德之间,加强联系积极沟通以防出现什么疏漏!对于武士彟捐钱捐物,忠心耿耿李渊是深为感动!所以晋阳义旗一举,马上任命武士彟为义军最高指挥机构——大将军府正护大夫,并中郎将司铠参军。两个月后克霍邑,又拜为开国公,过潼关以至兵临城下(长安),又提拔其为光禄大夫,到了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正式建立大唐,以武士彟首当其功为由,爵拜晋阳公,并荣获免死金牌以表彰武士彟的功勋,武德三年武士彟荣升工部尚书,封应国公。
对于唐高祖的知遇之恩,武士彟是感恩戴德,竭尽忠诚。武德年间武士彟担任禁军要职“简校右厢宿卫”(专职保护皇帝安全的官员)任上,儿子夭折,夫人病故,他从不请假,也不言语。忠于职守到了忘我的地步!消息传到唐高祖李渊那里,李渊马上下旨大加褒奖,称其“遗身殉国,举之与比”。并亲自选派隋朝贵胄遂宁公杨达之女,许配给武士彟续絃。命令当时的桂阳公主做主婚人。武士彟娶了这个新夫人是“英才冠绝,志行贤淑”。她就是武则天的亲生母亲叫杨牡丹。武德九年(公元627年)武士彟异地做官,任扬州都督府长史,扬州是长江与大运河的交汇处,经常发生洪涝灾害,武士彟想方设法,把原来设在江南丹阳郡府让给老百姓居住,自己却搬到江北扬州办公。在任两年“开辟田畴,示以刑礼,数月之间,歌谣载路”。确实为当地老百姓实实在在办了几件好事情。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初临帝位,利州都督是皇亲名叫李孝常,他暗自潜回长安,阴谋勾结禁军准备“造反”,李世民虽然杀掉了李孝常,平叛于萌芽,但是其余党却没有一网打尽,到处烧杀抢掠,尤以利州为甚,于是唐太宗委派武士彟为利州都督,前往平息余孽之患,武士彟到任以后,“审时度势,洞察民情,先礼后兵,招抚之役,抚助老弱,赈其匮乏,开导叛首,语言感化,兵不血刃。在任五年很快使利州郡境人安,余乱平息,再无生枝”。贞观六年(公元632年)55岁的武士彟改任荆州都督。任内大力开展打击“奸右”,鼓励农桑之事,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勤勉吏治,颇有建树。史载武士彟任荆州都督两年,境内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有“白狼嘉禾之瑞”,意思是农田里生长的稻穗如狼尾之大。
武则天
武士彟在政治上特别精明,他清醒地认识到皇家内部争斗之险,他追随李渊、李世民多年,但是从来不参与皇子之间的争端,也不以开国功臣自居,处处小心谨慎,尤其是管住自己的嘴,遇到关键问题装聋作哑,所以颇得李渊,李世民信任。贞观八年(公元635年)武士彟故于任上,享年58岁,唐太宗李世民追授其为礼部尚书。并且遵照其遗瞩,将其灵柩运回晋阳文水县厚葬!唐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李显又追赠武士彟为并州都督,司徒、且周国公。武则天称帝后,追封其父亲武士彟为“孝明皇帝”。
这就是唐初“晋商”武士彟以商及仕的真实历史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