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铸九鼎是传说吗?6600年前祖先发现了铜,铸就了青铜器的辉煌
欢迎朋友们来看《龙观历史》,本期老龙想和朋友们说一说是,我国的铜金属和青铜器的发展史。有一个传说就是大禹铸九鼎,是不是真的呢?但是6000多年前祖先发现了铜金属这是经过考证的事实,正式因为有了这个发现,才有了商代的青铜器的大发展。就像不断探求新的材料原料一样,我们的祖先同时还在不断寻找新的材料原料用以制作工具,到了六千多年前,终于找到了含金属的矿石,并从矿石中提炼金属,制造出最早的金属工具,特别是铜和铜材料的发现、提炼和运用,为走向青铜器时代打开了一条新通道。下面就请朋友们随着老龙的脚步一起来看看吧!
在我们中华大地上,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铜制品的呢?在古史传说中保存着大禹铸九鼎的神话,这是真的吗?2002年在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考古工作者发掘出公元前1900年的青铜鬶残片,在60年代,陕西长安客省庄的发掘中,发现这里公元前2100年前后的陶鬶具有明显的仿金属器的形态,其它陶器也有类似金属器的铆钉形装饰。更早在18世纪中叶编定的清代宫廷所藏铜器《西清古鉴》一书中,注入了一件铜鬶和公元前2000多年前山东龙山文化的铜鬶,具有完全相同的特征。学者们都认为它不是伪造的,因为那个时候山东龙山文化及其陶器,还不为人们所知,古董商绝不可能铸造一件他不知道的器物。
公元前2000年前后,正是传说中夏王朝时期,鬶正是文献所记载的夏后氏专用的一种机器--鸡夷。所以虽然我们至今没有找到大禹铸九鼎的实证,但现在已有了铜容器的冶铸是基本可以肯定的。容器的制作技术较复杂,要用范浇铸,而一块范还不行,要用多个合范,所以产生得比较晚。人们在学会铸造容器以前还有一个用单范铸造刀、斧等小件工具的过程。再早学会铸造之前还经历过一个用锻造法制作工具的阶段。夏商属于青铜时代,我国灿烂的青铜文化,不可能是突然出现的,在它前面也应有一个铜石并用的时代,不过这是在人文历史产生以前要弄清它,得靠考古发掘。
50年代中期,新中国年轻的考古队伍刚刚组建不久,就在史前遗址中找到了铜制品。一是在河北唐山大城山遗址挖出了两件红铜锻造的工具,属于刀、斧一类的锋刃器,当时根据其形状称之为”铜牌“。二是在西安半坡遗址挖出了一个残铜片,含大量的铜、锌、镍和少量的铁、钴、锰等成分。大城山的发现公诸于世后引起了强烈反响,有人说他证明龙山化石已有了铜制品,也有人说它不可能是那么早的遗物,地层不清,不足为证。由于当时经验不足,技术条件的限制,没能发出过硬的地层即断代根据,这个问题成了一个悬案。半坡的铜片发现在一个人骨架上七厘米的地方,土层有可能受到后世的扰乱,又由于镍的熔点为1400多度,是搅拌才演练出的一种金属,所以这一铜制品被判断为后世遗物,没有在报告中发表。这个时期虽没有取得我国铜石并用时代的确证,却取得了经验,以后又有一系列发现,虽还有不同看法,但有关遗物的地层却比较清楚了。
现在我国已知的一件最早的铜制品是一块圆形的薄片,出土于陕西临潼,是在氏族村落遗址的一座房子里,经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是公元前4600年前后的遗存。它的成分是含65%的铜,25%的锌和少量锡、铅、硫、铁等,属于含杂质较多的黄铜--铜锌合金。按一般见解,黄铜出现得很晚,因为锌的冶炼相当困难,氧化锌还原成金属锌的最低温度是904度,在950度至1000度时的这个反应才能较快进行。然而液态锌在906度时就要化成气体飞散,所以要得到它,必须有特殊的冷凝装置。我国是用密封方法炼锌最早的国家,但用它制造黄铜的历史也不超过900年,因此有人认为原始时代不可能练出黄铜,这一发现是值得怀疑的。然而这次发掘者却肯定地指出地层没有问题,而且不仅6000多年前的姜寨遗址是有黄铜片,4000多年前的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还出土了黄铜堆。有实物还有确切的成分,这些黄铜是怎么练出来的呢?这似乎成了一个迷。
青铜器的制造得益于发现了铜金属,和找到加工它的技术工艺,实际上在原始社会后期就有金属器具的出现,到了夏朝的时候,在上层贵族中间已经开始使用青铜器了,但普通的平民百姓却是用不上的,既是用不起,也是没有资格用。在那个贫富分化,阶级形成的时代,王侯达官们过的是衣锦玉饰的生活,而平民百姓却挨着饥寒交迫的日子。这种差距是很显然的。而制造这些青铜器的工匠们恰恰都是贫民百姓。
谢谢朋友们看了《龙观历史》,您对老龙在本文中所说之事有何感想?欢迎到评论区留言讨论。动一动手指吧!爱点赞的人运气好,爱转发。懂分享的人进步快,点关注的人是铁粉。关注《龙观历史》,每天分享新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