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王东迁之后,周天子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国纷纷图强称霸,成就了春秋战国这一拥有独特魅力的纷争乱世。但是却有这么一个国家,本是一等公爵,国家也有相当实力,却不思进取,仅有的两次图霸之举,却成为千古笑谈,这就是宋国。第一次图霸
宋襄公为春秋五霸之一。不过宋襄公所谓的称霸其实名不副实。话说宋襄公仰慕齐桓公的霸业,也想依葫芦画瓢,高举仁义大旗,指挥天下诸侯。他先是在齐国内乱之时护送公子昭回国继位,而后在鹿地与齐楚会盟,并以盟主自居,自然引起齐楚国君的不满。后来宋襄公又打算在盂地大会诸侯,没想到被楚成王摆了一道,两人因盟主之位争执不下时,楚王竟然派兵把他绑架了。而宋襄公以“仁义”自居,会盟时根本没有带兵。虽然是楚人不讲信义,不过当初齐桓公同样也是被鲁国曹沫在会盟时劫持要挟,结果反而成就了桓公的信誉。说到底还是宋国的实力不被诸侯认可,妄图称霸只能自取其辱。然而吃了大亏后,宋襄公还是做着霸主梦。后来宋又与楚发生泓水之战,其时楚兵多于宋兵,但是宋襄公不听公子目夷趁楚兵“半渡而击”和“未阵而击”的建议,非要等楚兵布好军阵后再擂鼓进军,并以“仁义”自居(“君子不困人于厄,不鼓不成列”),结果大败而归。宋襄公空谈仁义却没有自知之明,成为了当时以及后世的笑谈。
宋襄公高举“仁义”大旗第二次图霸
后来的整个春秋时期,宋国都疲于应付周边郑、陈、蔡、曹等国的骚扰,并因夹在争霸的晋楚之间而饱受战乱。战国之时,宋国似乎对于争霸图强不是太感兴趣了,整个战国之世都没什么存在感,直到宋国的最后一任君王宋康王时,宋国似乎又有了崛起的迹象。“东伐齐,取五城。南败楚,拓地三百余里,西败魏军,取二城,灭滕,有其地”,当时号称“五千乘之劲宋”。然而这只是假象,夹在齐、楚、魏之间的宋康王对内不修仁政,统治暴虐,对外胡乱用兵,得罪大国。看似强大,实则已经危机四伏。诸侯称宋为“桀宋”,认为“宋其复为纣所为,不可不诛”,终于齐国联合楚国和魏国攻灭宋国,瓜分其地。
宋康王时一度兵威甚盛悲剧之源
整个春秋战国,宋国为什么这么奇葩?其实宋国从建立之时便已经注定了宋国的悲剧。武王克商后,为了安抚殷商遗民,让商纣王之子武庚继续统治旧地,并设置“三监”,派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共同监视武庚和殷民,以防作乱。没想武王去世后,因为不满周公摄政,管叔、蔡叔竟然和武庚联合起来叛乱。周公花了三年时间才完全平定了这场动乱。周王室意识到殷商余孽的力量不可忽视,但又不可能赶尽杀绝,所以便采取分化的措施,将朝歌之地封给武王的另一个弟弟康叔建立卫国,将一部分殷商贵族迁到了成周洛邑进行直接监视,另一部分殷民随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在殷商故地商丘建立宋国,以延续殷商宗祀。再加上当初随箕子远走朝鲜半岛的殷民,整个殷商残余势力被四分五裂。而宋国的周围,又分封了一大批姬姓诸侯,名曰“拱卫王室”,其实也是对宋国以及东夷、淮夷诸国的监视。周成王专门作《微子之命》,其中大肆赞扬了商的祖先汤的仁德,实质却是告诫微子要“慎乃服命”、“律乃有民”。
春秋时期地图
周王室应该是希望将殷商遗民慢慢培养成大周的温顺臣民,绝对不容许再有叛乱出现。我们不难想象,整个西周时期,宋国应该都是处在一种被监控和洗脑的环境中。而这种改造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以至于到了两百多年后的春秋战国,诸侯都开始图强之时,已经被周礼教化成温顺良民的宋人反而有点不适应这种大争之世了。自国君以下,一个个醉心于“仁行义举”。宋襄公自不必说,宋宣公、宋穆公都有让位的美名,宋景公有“荧惑退行”的仁德,宋文公即位前便广施仁义。整个国家盛行出世之道,倾心于发展民生,宋国的陶丘、彭城、商丘等都成为当时著名的商业都会。而宋国也出了一批素有仁名的飘然之士,孔子、墨子、庄子、惠施、计然都是宋人。可以说,宋人继承了祖先商汤的仁德和聪颖,却失去了当年“大邑商”征伐诸侯的悍勇。也许宋襄公的庶兄公子目夷早就看明白了这一切,所以他才会在宋襄公图霸之时极力劝阻。“天之弃商久矣”,纵然“礼崩乐坏”,宋人也再难以重振祖先的雄风了。
庄子与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