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由于过于久远很容易被戏说,比如已经灭火了的《芈月传》里就说有个燕昭王的,他妈是秦国公主,这个先不说,就说司马迁书里的燕昭王,他自己都写糊涂了。
《史记?燕召公世家》:“而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燕昭王”。
《史记?赵世家》:“召公子职于韩,立以为燕王,使乐池送之”。
好吧,司马迁笔下的燕昭王,一个叫太子平,一个叫公子职。多少代人都把《史记》当成信史,于是燕昭王是谁就争论了一千多年。
一般人也就算了,但燕昭王那可是燕国历史上最大的闪光点,是勾践式的人物,勾践才忍了十年,燕昭王的毁国之痛忍了二十八年。
国家差点被灭只怪他的父亲燕王哙,一个奴隶社会中的理想主义者,就是崇拜尧舜,说啥就想把国君之位让给外人。古人对他的评价其实也有点恨其不争,一方面,《韩非子》《淮南子》等著作都夸他是“行仁”的圣君,但是却又狠狠批评他眼睛不好,禅让的人有问题。
燕王哙把王位让给了相国,他亲儿子不干了,就是太子平起来造反,结果一内乱把齐国给招来了,然后燕国基本上被齐国占领了。另一个总欺负燕国的赵国一看不干了,就推出了公子职就是燕昭王,迫使齐国退兵。
后来这燕昭王卧薪尝胆二十八载,终于把齐国打得只剩下了两座城。
不过一直以来,燕昭王到底是哥俩中的哪个都一直没有定论,直到燕王戈的几次出土。燕王职,公子职,文物无声却是明证。
最著名的是“燕王职戈”。1967年北票县东官营子出土的战国“燕王职戈”入藏馆内。戈上刻着铭文,一共七个字,“郾王职乍御司马”。现代汉语翻译过来就是,这戈是燕王职监造给御司马专用的。
都说弱国无外交,其实弱国连信史少有完整,也难怪司马迁笔下燕国的那些人那些事会出现错误。在他笔下躺枪的还有一个燕国著名人物,就是身挂六国相印、一身都是嘴的苏秦,他不仅给苏秦写大了几十岁(钱穆先生有考证),而且随手写了一句,“易王母,文侯夫人也,与苏秦私通。”
燕文公公元前333年就死了,而按照专家学者对后来马王堆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的研究,大嘴走四方的苏秦是公元前284年死的,死的时候也就50来岁。
放在现在的语境,苏秦会说,我有成语,你有酒吗。他真是自带成语出门。“苏秦背剑”出门在外背着长剑以求自保;“食玉炊桂”,在楚国求官时埋怨帝都物价高,吃的比玉还贵;“苏秦刺股”,四处碰壁后回家发奋读书;“前倨后恭”,发迹后感叹世人趋炎附势。
苏秦一类的纵横家并不招后人待见,“唯才是举”的曹操就说了,你难道还能要求苏秦讲信用?所以人品有问题被黑也正常。
不过苏秦应该不会在意这些评价,他会说,“我,是一个间谍”。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一部类似于今本《战国策》,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该书共27篇,其中关于苏秦的就有16篇。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附录中有《司马迁所没有见过的珍贵史料》一文。
这批资料中的指向是,苏秦一直是燕国的间谍,而这于司马迁笔下的,“(私通事发),惧诛,乃说王使齐为反间,欲以乱齐”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不管苏秦在各国间如何如鱼得水又如何纵横捭阖,他最终的目的就是搞死齐国,以报当年齐国差一点灭了燕国的大仇。
不过问题又来了,家住洛阳的苏秦很明显不是燕人,却为何执念如此之深呢。
看看他当年四处碰壁的经历,楚国、秦国、赵国他都去了,结果除了一脸嫌弃啥都没赚到,直到他遇到了求贤若渴的燕昭王。惺惺相惜,立刻就有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吧。潜伏敌营十六年,不能理解的话,只能说,你不是苏秦。
苏秦的做法总结一下很简单,就是不断削弱齐国实力,然后帮着他四面树敌,最后燕国趁火打劫。
公元前285年,趁着好不容易灭了宋国的齐国元气大伤,五国伐齐,燕国上将军乐毅为统帅,燕国死间苏秦在齐伐谋。在苏秦的鼓动下,齐王不认为五国联军会从温顺的燕国攻来,结果北部防线大开,五国联军直捣黄龙。后来还在齐国旧都临淄附近考古挖掘出了“燕王职剑”。
公元前284年,苏秦身份暴露,被五马分尸于市。
虽然司马迁在苏秦传的最后写道,“他出身于民间,却能联合六国,这正说明他的才智有超过一般人的地方,”但他仍认为,“我列出他的经历,是为了不要让他只蒙受不好的名声。”
5年之内连下齐国七十城的乐毅扬名天下,而苏秦“无信”之名却背负了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