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三年7月,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攻破天京城,轰轰烈烈十余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此戛然而止。
同治三年7月10日,朝廷发来的嘉奖圣旨,到了南京两江总督府。论功行赏,封当时的钦差大臣协办大学士兼两江总督曾国藩为太子太保,赐封一等侯爵,世袭罔替。
至此,他已然成为晚清历史上功成名就者的代表,后世更称之为千古第一完人。被奉为真正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的儒家集大成者,死后更是获得了臣子最高的殊荣谥号——“文正”。
这一切英名都建立在他成功建立湘军,剿灭太平天国的叛乱之上。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太平天国的出现,成就了曾国藩的生前身后名,否则他最多也只是个尚书中堂,历史过客而已!但其实,杨秀清的一个战略决定如果成功了,也许就不会有日后席卷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也就不会有这个“剿灭太平天国,匡扶清廷社稷”的曾文正了!
在历史上太平天国起事之初,首义诸王们其实并没有想过,日后会演变成一场声势浩大,规模空前甚至可以与清朝平分秋色的割据政权。
起初拜上帝教的领导层们并没有太大的要求,洪秀全甚至连叛乱的想法都没有,他只是想敛财罢了;后来的太平军大哥们,其目的也只不过是为了占领一座大城,分封几个王爷当当;再顺便感受一下坐江山的感觉,然后即便是死了也值了。
永安封王之后,太平军就已经出现了腐化的迹象。天王洪秀全,此时便已经拥有了王妃36名。
大家都知道,自古以来,未成事便先开始享受,乃是农民军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而太平军日后盘踞江南,打算偏安一隅,亦是如此。果然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而在永安之后,按照杨秀清的计划,太平军是要去攻占广西的省会也就是桂林城,因为桂林城大池深,更能满足他们起义的目的。
其实杨秀清是真正的帅才,这个人虽然没什么文化,而且身材矮小,身有残疾;但是因为从小贫寒的生活,早早就深谙人情世故,又善于交游,是太平军中极其厉害的角色,而且此人又深富谋略,极懂人心。
他利用“天父下凡”的方式来团结教众,稳定军心,使得太平军具有极高的凝聚力,在起事之初,这种情况便已经展现的淋漓尽致,深得教众信任。
而 他在军事指挥上也展现了极高的才能,起事一开始洪秀全便把太平军起事的首席指挥权将下放给他,他调度有方,指挥得当,在数次面对清军的战略包围中都轻易突围,而且屡战屡胜!
在攻打桂林的时候,就显示出了极高的攻城智商,兵法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最好是兵不血刃的拿下桂林,当然并不是异想天开,此时的杨秀清真的是这样做的,他灵机一动,利在从永安突围过程中所斩杀收获的清军服装,给太平军将士穿上,然后假扮成清军将领向荣的部队,将要回援桂林城。
天意弄人,向荣率领部队恰好率先一步进入桂林城,得知此事的向荣不由惊的一身冷汗,立刻命令守城将士关闭城门,若非他早来一步,桂林城早已易帜。
如果不是这早来一步,太平军便没有了后来的强攻桂林数月不克,也就没有了后来的战略转移,也就不会破新安,杀全州,最后进入湖南境内,攻克彬州,此时杨秀清再次一拍大腿说道:,“今日之策,应直前冲击,循江而东,略城堡,攻要害,直杀金陵(南京),据为根本。然后遣将四出,分扰南北,即不成事,黄河以南,可为我有!”
后来局势也果然如杨秀清所规划的蓝图一样,占据岳州之后,夹江东下,连克九江,安庆,芜湖,势如破竹,一往无前,直指南京,形成了晚清史上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清廷动荡,已然有社稷倾覆之危,逼的咸丰皇帝吐血,甚至不惜祭出“克复金陵者封王”的大旗。
乱世出英雄,也正是在太平天国攻克江宁的同年,清政府因为急于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曾国藩便在家乡湖南,建立一支地方团练,号称湘勇,这也就是后来的威名赫赫的湘军,而这也就是成就曾国藩千秋功名的重要基础。
话说回来,如果不是当初杨秀清伪装的清军被向荣所识破,因此没能进入广西桂林这个大城市,便也不会导致了他们后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去湖南,然后沿江而下,一直席卷半个中国。也就是说,如果当初杨秀清的计谋成功了,也就是顺利的伪装成清军,打开了桂林的城门。
在这种情况下,一群由贫困的矿工农民和少数地主构成的这只拜上帝教武装,是否会像后来在南京城一样,耽于安逸和片刻的享受呢?最后自以为功成膨胀,不思进取,困于大城之中,而后尚未形成规模便灰飞烟灭。
此外,如果当时的太平军,只是凭借万余人便攻占了桂林,那么对于清廷而言所形成的震慑效果也绝对是空前的。
在这种情况下,清廷一定会举全国之力对太平军进行绞杀,而不是后来直到他们破武昌,占南京,清廷才如梦方醒;焦急地从各地调集大量的八旗军绿军进行围剿,可惜为时晚矣,等到他们攻下武昌,便已经有了五十万人马。
这时候腐败和久疏战阵的八旗军和绿军士兵,在太平军面前,已然不堪一击!这便也就成就了各地任用汉人展开办理团练的契机。
湖南人曾国藩,也就从此在历史的舞台上脱颖而出,风云际会,究竟是谁给了谁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