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界素称“北有梅兰芳,南有周信芳”。周信芳(1895-1975),浙江慈城人,6岁拜师,7岁登台,13岁就成为戏班中的主角,被称为“七龄童”,因谐音得艺名“麒麟童”,唱腔称为“麒派”。
来源: IC
周信芳在上海的故居有两处,一是长乐路788号,现为民居,另一处在岳阳路168号,曾是上海京剧院的旧址。
家中搭台练戏
来源: IC
长乐路788号是一幢临街的独立式住宅,闹中取静。据说,当年梅兰芳常来此地与周信芳畅叙友情,互相切磋京剧艺术。有当年去过“麒麟童”家的人回忆,小楼一楼是客厅,穿过客厅是一个过道,右侧通往二楼,扶梯把手用柚木制作,上面雕刻着精致的花纹。柳安木做成的楼梯踏级上铺深黑色地毯。二楼西南是卧室,旁边为卫生间和储藏室。
来源: IC
寓所的后院曾设有简易小剧场,不过现在已经拆除。简易小剧场原来是供儿子周少麟练功学戏用的,当年也为招待客人进行过一些简单演出。简易小剧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一个“两尺许”高的小舞台,台前的观众席可摆四五排椅子。琴弦拉起,锣鼓声响,舞台上挂一块蓝底白花纹的天幕,幕布上绣有一只民族传统吉祥物——麒麟,含有大师艺名“麒麟童”之意。
一生刻苦求艺
来源: IC
岳阳路168号的周信芳故居,经修缮后变身为上海京剧传习馆,重新开放后将成为上海传习京剧技艺、传播京剧艺术、传承京剧文化的重要传播中心和基地。
周信芳一生刻苦,对艺术执着追求。他每天演完戏回到家,总要到午夜12时左右,临睡前还坚持看书读报,而第二天一早又开始吊嗓子练功了。“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数十年如一日,因而始终保持艺术青春。周信芳先生曾说过两句话:“文戏是有戏无曲不传,武戏是有武艺无人物不传。”时至今日,周信芳“戏以曲传”的经验之谈亦未过时。
新民晚报记者 沈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