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凌云
摄影:李雪峰
2019年2月1日,吴三桂手指旧地图向捕舆者介绍“老北京城”格局。出于对历史的尊重和兴趣,他在墙上挂着各个时期的北京地图,随便哪张他都能讲出一段历史故事。(图片来自华舆李雪峰摄)
在北京杨梅竹斜街一个叫“北京卡片”的小店里,展示着不同时期的北京地图、版画以及城市老照片制成的明信片。“这些老照片和地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北京历史的窗口。”丹麦小伙吴三桂和朋友开了这样一个小店,研究北京历史,并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北京的过去。
吴三桂眼中的北京,是一座外来人口聚集、变化速度非常快的城市。“很多人待在北京很多年,依然很难发现自己与这座城市的关联。即使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也因为拆迁等原因,离开了自己从小居住的地方。”
究竟什么是“老北京”?“相信很多人一下子都说不出答案,我不希望这是一种盲目的怀旧,而是希望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吴三桂说。
2019年2月1日,吴三桂手拿一张20世纪50年代初的天安门城楼老照片向捕舆者介绍北京历史,他认为照片能够记忆时代最真实的一面。(图片来自华舆李雪峰摄)
在一张20世纪50年初的天安门城楼老照片上,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标语。第一次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吴三桂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画像是什么时候挂上去的?我们去档案馆查资料,采访北京人,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如今,这张老照片已经制作成了明信片,在“北京卡片”的小店里销售。卡片上面写着:“在20世纪50年代,**的画像只是在5月和10月1日挂出来。从1966年到1975年,**画像在城墙的南面和背面都挂在,但从1975年起,只在城墙的南门挂着,就是现在的位置。”
2019年2月1日,吴三桂接受捕舆者采访。在他的“北京卡片”小店内,印有各类老照片、地图等样式的文创产品布满了各个角落。(图片来自华舆李雪峰摄)
一张老照片定格了一个瞬间,吴三桂渴望发掘出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和历史。据了解,这些照片从晚清时期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50年左右,主要还是从国外各种渠道收集起来的。一些照片被制作成黑白明信片,明信片背面印着照片拍摄时间,反映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事件等信息。吴三桂希望:“每一个看到或者购买明信片的朋友,都在和北京历史培养感情、建立关联。”
作为一个外国人,吴三桂认为自己会看到中国人看不到的内容。“很多人都在‘往前’看,关注北京的变化。而我们做的是‘向后’看看历史,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
2019年2月1日,丹麦小伙吴三桂向捕舆者介绍其关注的“民国时期的女人”主题展。谈到自己的中文名字,他说“根据史实,吴三桂并没有背叛明朝,不能算作叛国贼。”(图片来自华舆李雪峰摄)
“北京卡片”今年关注到民国时期的“女人”主题。“1912年,当6岁的皇帝溥仪退位,此后的北京发生了巨大变化。”吴三桂注意到变化中的北京,女人的工作、穿着等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在报纸、香烟包装和电影等各种资料里看到女人走出家门,她们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比如,有女人从事拉人力车这样的工作,这对很多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画面。”
吴三桂还注意到,当时的北京变得越来越开放。1914年,北京第一座公共园林——中央公园(中山公园)对外开放。“这对当时的北京是一个重要的事件,人们有了一个中心的地方可以聚聚,女人与女人、女人与男人的交流与交往由此展开。”
除了每年关注特定的主题外,“北京卡片”也将视角聚焦在它所在的前门大栅栏地区。吴三桂认为,中国太大了,他需要借助这样一个个小窗口认识中国,认识北京这座城市。“大栅栏在很长一段时期是社会的‘大熔炉’,现代新店面、报社和电影院在这里兴起,外来人员由此进入北京,新的想法在此诞生。”
2019年2月1日,春节前夕,坐落在胡同里的“北京卡片”门前悬挂起大红灯笼,门前人来人往。(图片来自华舆李雪峰摄)
“北京卡片”挖掘北京历史、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将这些内容制作成包、明信片等原创作品,同时开展讲座、座谈会等与更多人分享、交流。
吴三桂1996年来到中国旅游,他当时没有想到自己多年后会定居在北京,并在此进行创业。“中国与丹麦有很多差异,比如在丹麦建一栋楼前期很长时间的规划,中国一些城市的时间相对短一些;丹麦的年轻人渴望独独一无二的婚礼,而中国年轻人的婚礼有很多‘固定环节’。”这些“差异”都让他感觉有趣。
“变化中的中国,越来越多人开始对历史文化产生兴趣,他们也渴望从不一样的角度看中国、看北京。”在吴三桂看来,这为其创业提供了营养丰富的“土壤”。